第一千四百三十五节训练 (第2/3页)
往下掉落。
“快躲开!”
即便情况紧急,但归有光依旧用日语发出提醒,位于他下方的邬春阳用力蹬向冰面,整个人借助绳索和惯性在空中转了一个圈。
看着擦肩而过的锋利冰块,邬春阳擦擦额头的冷汗,他宁愿跟敌人面对面交火,也不愿意在悬崖上荡秋千。
冰面碎裂只是攀登冰瀑所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极端气候是特务们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
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快速下降,当归有光爬到雪山半山腰,温度降到了零下20度左右,暴露在外的皮肤如同针刺一般疼痛。
更麻烦的是,呼出的水汽在脸上和防风镜上结霜,极大影响了视野,这在攀登行动中是致命的威胁。
归有光擦擦防风镜,发现镜面已经结冻,他果断发出下降信号,停止了训练。
训练的意义就在于发现问题,既然找到了疏漏,没必要再硬着头皮继续攀登,他不想看到非战斗减员。
况且一旦出现伤亡,瑞士警方必然会介入,到时候更加麻烦。
众特务顺着绳索滑到地面开始吃早餐,瑞士向导耸耸肩膀,在他眼里,这就是一帮想要寻求刺激的日本有钱佬。
下午,第二轮训练启动,不同的是特务们穿上了更加暖和的衣服,手脚以及脖子处都用保暖物做了遮挡。
此外,每个特务的腰侧都挂了一小壶高浓度盐水,盐水可以降低液态水的凝固点,归有光想用盐水擦拭镜面的方式防止防风眼镜结冰。
但爬到上次的高度,防风眼镜镜面还是出现了霜冻,并且情况越来越糟糕,训练只能再次停止。
下山后,归有光找了个理由将向导打发走,众人围成一圈商量解决办法。
一个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的小特务提出,人体呼出的不是液态水雾,是饱和水汽,遇到镜片会直接凝华成冰霜。
再者,镜片上的盐水膜极薄,根本挡不住零下二十度的霜冻,单靠盐水无法阻止镜面结冰。
除了这些,小特务还发现了一个问题,盐水干了以后会留下盐结晶,这导致镜片更加粗糙,水汽也更容易附着。
左重眉头皱成一团,冰瀑上的风很大,如果不戴防风眼镜,用不了多久眼睛就会被冻伤。
可戴了眼镜,能见度又要受外部因素影响,行动人员总不能爬一段距离就除一次冰,那样太过麻烦也浪费时间。
想了想,左重忽然想到一件事,这个时代的潜艇在高纬度地区使用潜望镜时也会遇到相同的麻烦,对方是如何解决的?
当晚,一个小特务下山前往邮局给盟军发去密电,询问相关事宜。
等了几天,盟军终于回复了电文,结合瑞士当地的技术水平,英国海军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案。
训练中断五天后,一箱超薄云母片被送到了营地,特务们将其贴在防风眼镜内侧,与原本的镜片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经过测试,这种新型防风镜的防冻效果相当出色,只要注意呼吸节奏与呼气方向,镜片基本不会出现霜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