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署名 (第2/3页)
太师府,宁恪已经不知道来过多少回了,以至于守卫个个都认得她。
“钧天最近颇为劳累,也要注意休息。”一个守卫放她进去的时候善意提醒道。
“哦?多谢。”
守卫点了点头,在宁恪走远之后,才对同伴说道:“钧天此前一直处理城内的返元情况,现在有了人之律,又天天出城,这份忙碌我可吃不消。”
“嘿,要不人家当了钧天,我们在这里当亲兵呢。”同伴笑道,能做到太师府亲兵的位置在这里守门,他们同样也是出类拔萃的士兵,但宁恪这些日子的高强度工作就算他们看了也有些发怵。
殊不知,对于宁恪来说,诛杀邪物乃是裁首圣殿所教导的天职,由此不仅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同样也可以恢复一定的体力。更何况,这几日的工作相较于此前她三四阶时候的高强度场景历练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宁恪,注意点,那马上带着的味道颇为强大,是个非常强大的妖族。哼,这堆家伙把身体都变成了人样,气息却毫不收敛,那变了有什么意义?披上一层皮而已。”面具提醒道。
“放心,我还没想着要去解决那个妖族。”
事分轻重缓急,在宁恪看来杀什么妖族都是一样的,重点在于对“万物”的破坏。这个祭仪的设计并不算先进,相比于人族对于祭仪的研究来说称得上一句简陋。但有时候简单就是最难办的,这个祭仪单纯就是用大量法器之类的东西堆砌出了一个强大的效果,也没有任何取巧的破解方法,只能一个个拆除它们设置的那些阵法节点。
这还得考虑妖魔继续向其中加码的情况。塞北人以及妖魔们多少年来搜罗的东西都被用在这里了,可关元这里背后可没有大魏国库顶着,打起来不免吃亏。
在考虑接下来要拆哪些阵旗的时候,宁恪得到了秦太师的宣召。
因为要交付姜瑶的手册,她才特意请求拜见。不过这一见面,却是吃了一惊。
秦太师老当益壮,虽然年纪不小了,却也只是头发胡子花白,面上有些皱纹而已,无论是魁梧的身材还是有神的目光都能显现出这位太师身体恐怕比一些年轻的将领还强。然而今日宁恪见到秦太师,却发现他已经须发全白,面色上也显出了更加明显的老态。
“太师,您……”
“一时殚精竭虑,不碍事。”秦钟在上首坐下,“宁钧天平日交付文书,并不来见我,今日既然特意来了,是有要事相商?”
宁恪点点头,取出怀中的书册。
“若我所料不差,姜瑶姜密探已经于今日出城了?”
“是,我已允她离城,以消除抵挡万物留下的隐患。但你既然提及此事,容我做好最坏的打算。”
“是的,我今早回城之时,看到了一匹无人驾驭的马匹,马匹背囊中,放有姜密探随身物什,若非遭遇不测,她必不会让马匹回返。”宁恪将手中的手册递上,“姜密探一直在研究一些旧日之事,想来她认为一些问题的解法也在此之中。我并无探究这些事情的意图,思前想后,此物还是交于太师手中,最为稳妥。”
秦太师接过手册,略翻了翻,长叹一声。
“我与姜密探并无几次交谈,但在少数交谈中,也听得出她所思所想并非大内之中监管皇宫内外事务,而在于古往今来之缘由。只因形势所迫,家国之重,按下了她个人的意图,此物终是未能成书。”
“太师,它非常重要。”宁恪认真地说,“我虽不懂研究,却知道此物的实用性。若上古时期的问题皆有答案,在人之律已经初步铺开的今朝,这或许是我们人族能更进一步的契机。”
“自是如此。宁钧天,老夫还没老眼昏花到看低了它的价值。会有人继续做下去的,哪怕……大魏有朝一日都不复存在,也会有人继续研究这里面的东西,直到我们重新认识到这天下与以往有何不同,又有何相同。”
“……好。若有朝一日,真有人据此找到人族新的出路,还望能将姜瑶之名注于书后,也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