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一章撬动了一个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一章撬动了一个时代 (第3/3页)

助皇帝处理全国军机要务,战时由皇帝指派武英阁成员外出领军作战,其余人员则是军机推演于庙算,为大军制定相应且实际可行的方案。

    在最后更是明确表示文臣不得进入武英阁,但宰相中可进入一任参谋,但不得担任武英阁主事人,只能从旁协助或查漏补缺。

    这..............

    所有人都愣住了,这哪里是坐冷板凳啊,这分明就是实权啊!

    虽然不在领兵,但关于军务的事情却都要经过他们的手,又规定除宰相一人外,其余文臣不得入阁,这样一来岂不是说以后军方的事情都由他们决定?

    众人面面相觑,实在不敢相信会是这样的结果,本以为他们要解甲归田,或者被朝廷发配,但现在看来,这哪里是发配,分明是重用啊!

    “陛下.......”

    众人嘴唇蠕动半晌,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靖此时也睁开的眼睛看向皇帝的目光格外不同,今日之事他们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就这么突然宣布,根本就没有半点准备!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幸福来的他突然,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陛下圣明,施行文武分治之策,实乃大唐之福,天下之福,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就在说有人都不知所措的时候,姬松却上前躬身道。

    这时,李靖的目光突然看向姬松,又看看皇帝,心中却是有些明白了。

    姬松早就知道,并且很有可能就是他的主意。

    这下他放心了,多年的经历却是让他疑神疑鬼,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要是姬松这小子出的主意,那就说的通了。

    这小子什么人他清楚,不可能做出对军方不利的事情。看似温和的外表下,这小子心里却恨不得将天下全打下来才甘心。

    要说好战份子,在座诸位每一个能比得上这小子的。

    让他惊奇的事皇帝竟然答应了?并且还做出实际动作。

    今日没有文臣,就是身为宰相的房玄龄,杜如晦都没在,这就耐人寻味了。就算是要照顾武臣,那也不至于撇开文臣吧?就不担武臣这边安排好了文臣那边又出问题?

    但姬松的话却是让他豁然开朗,文武分治?

    李靖舒了口气,明白了,全明白了!

    恐怕不光是武臣这边,文臣那边估计也有这么一出大大戏。

    文武分治,这个点子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之前朝代不是没想过真正的文武分治,但自先秦以来,从来都是文武不分家,武臣也能当宰相,文臣也能马上杀敌!

    造成这种原因的,就是因为自先秦以来从来都是贵族政治。平民百姓想要跨越阶层简直凤毛麟角。

    而贵族的特点就是教育垄断,从小从文习武,根本就没有什么文武分家的念头,上马领军,下马治国,这本就是自古文人的最高追求。

    但现在............

    李靖突然惊骇地发现,此时正是文武分治的最好时机。

    世家被海外领地的事牵扯心神,不少精英子弟都将出海,为自己家族寻找一片立足之地。

    这样一来,世家大族的人才对大唐朝廷就输送的少了,而空出的部分必然为寒门和庶民学子占据。

    所谓的贵族政治,这里的贵族不光是指有爵位再身的人。氏族,士族,勋贵,皇族,外戚,豪强等等所组成的联合体才是贵族政治的核心。

    之前有教育垄断,底层百姓想要上升难之又难。

    他想到了书院,这个每年都能培养出大量人才的书院。加上因为书院影响的世家们也在大肆在地方上建立书院,于朝廷争夺读书人之心。

    这些年来,书院简直在大唐遍地开花,这也就导致了大唐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而这其中庶民的学子占据了绝大部分。

    庞大的基数,就决定了将来朝堂上庶民学子必然占据一席,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趋势将越发明显。

    《控卫在此》

    姬松,靠着一个书院,却真正的撬动了整个时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