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再现端倪 (第2/3页)
灭亡了,钱弘俶又怎么对得起钱氏的列祖列宗呢?在船上这段时日,钱弘俶大多是的时间都待在船舱里,有时候不吃不喝,仿佛一个大门不出的闺秀。
钱文奉摇头,道:“杨节度放心,越侯只是一时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罢了,时间长了,就能想通了。”
“这样最好。”杨琏说着,
紧接着,两人陷入了沉默,又等了片刻,运河终于疏通了,战舰再度向北行驶而去,可是行驶了不过两三里,运河又被堵塞,迫使唐军不得不停下来,继续疏通河道。
连续如此两次,天色已经黄昏,太阳挂在山尖,夜里行船不便,更何况前方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地方呗堵塞,杨琏下令三军就地驻扎了下来,为了防止意外,杨琏召见了各军指挥使、都头,千叮万嘱,今夜一定要警惕,不断堵塞的运河证明了一点,有人想要对这支唐军下手。
各军指挥使、都头见杨琏说的认真,也都吩咐了下去,各军都抽调了士兵守卫战舰四周,以防真的有事发生。
不过这一夜过去了,平安无事,次日一早,三军起来埋锅造饭,十分热闹。
杨琏也早早醒来,就在甲板上练武。
钱文奉慢慢踱步走了过来,看见杨琏练武,便在一边观看着,知道杨琏练完,把长刀递给了身边的亲兵,又接过帕子,擦拭着脸上的汗水。
“杨节度每一天都会如此,当真是毅力惊人。”钱文奉说道。
杨琏把沾满了汗水的帕子递给亲兵,舒展着双臂,道:“身为士兵,自然要有健康的体魄,自然是要经常锻炼。”
钱文奉笑了起来,忽然又收敛了笑容,道:“杨节度,有没有考虑走陆路?”
“为何这么说。”杨琏问道。
“走水路总觉得有些不妥,若真有人心怀不轨,走陆路或许能出其不意。”钱文奉道。
“陆路不方便,再说运输这么多的东西,恐怕走陆路的时间,会延长一倍。”杨琏摇头拒绝了。
钱文奉不再说什么,心中微微叹息了一声。不久,士兵送了早餐过来,一碗米粥,两个馒头,吃过了早餐,三军出发。战舰继续北上,这一次走了五里,就到了一个小镇上,这个小镇上有一个巨大的码头,码头上挤满了船只。
船只堵住了战舰前进的道路,杨琏派人一问,原来是码头以北五百多步的地方,昨天还好好地,今日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被乱石堵塞了河道。船只一时过不去,都被困在了这里。
钱文奉指着前方,道:“杨节度,看来我的猜测是对的。”
杨琏点头,道:“如今看来,这人步步为营,一路阻碍,就是想要延缓本将回金陵的步伐。”
“不然,恐怕还有更深的阴谋。”钱文奉道。
“本将大军在此,难道他还敢杀上来不成?”杨琏说道。
忽然,一名士兵匆匆跑了过来,道:“杨节度,船舱进水了。”
“怎么会进水?”杨琏不由一愣。
杨琏的战舰底部都有隔舱,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容易沉没,杨琏的主舰更是打造的非常精良,怎么会漏水?
“杨节度,目前情况不知,想来是有人在水底凿船。”士兵回答。
杨琏点头,道:“不要惊慌,先把战舰靠岸,让熟悉水性的士兵都下水,看一看情况。”
“喏!”士兵说着,快步离开了。
钱文奉皱起眉头,道:“看来他们要动手了。”
杨琏冷哼了一声,道:“我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厉害。”
说话间,战舰移动,朝着岸边靠去,这时战舰已经开始倾斜,好在运河不宽,很快就到了岸边,士兵放下舢板,大批的士兵开始上岸。钱弘俶被叫了出来,跟随众人上岸。
杨琏倒数不急,他水性极好,等一等还是可以的。战舰越来越倾斜了,钱文奉十分肉疼,战舰里有不少金银钱帛,若是都捞不起来,那就亏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