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分歧 (第2/3页)
,但郭荣自信能制得住他,杨琏就不同了,当然在郭荣的心中,究竟是不是这回事,也只有他知道了。
听见郭荣支持周宗,李弘冀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有些猜不透他的想法,“郭大哥,你的意思是?”
“杨琏一向狡猾,在这种形势下,让他主动攻城,似乎不太现实。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妨让周司徒推波助澜,激怒杨琏,令他攻打杭州。”郭荣说道。
“郭大哥有什么好办法,小弟愿意洗耳恭听。”李弘冀说道。
郭荣微微一笑,低声说了起来。
杭州,出现了极为微妙的一幕,唐军控制了杭州外围,在这种局势下,作为攻打杭州主力的杨琏、周宗,谁也没有主动发动杭州战役,周宗四处掠夺,杨琏则在余杭城中,大肆犒劳三军,从海州不断有战舰南下,运送来了足够的粮食,还有腌制了的猪肉。
经过杨琏腌制后的猪肉,洗干净了,或放进锅里蒸熟,或用来炒菜,味道都是极好的,士兵们每日都吃的满嘴流油,大半年来厌战的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天气越来越热,雨季也明显增多,江南一带的梅雨季节似乎又要来了。雨季的到来显然不利于征战,弓箭被雨水浸湿,就会失去弹性,唐军就无法有效压制城头上的吴越军。
这个时候,杨琏也有些吃紧了,他接到消息,郭威派兵巡视边境,似乎有入侵的架势,杨琏不认为区区一个郭荣能阻止郭威的行动,更何况郭荣只是一个养子。
必须要尽快结束这场战斗,杨琏与林仁肇、朱琦、章文济等人商议如何攻打杭州。想要攻下杭州,绝不能给周宗机会,所以杨琏的动作一定要迅速快捷,攻入杭州之后,第一时间内就要控制王宫,抓获钱氏一族。
可是杭州城池高大,想要迅速攻克,实在是太难了。
这时,谁也想不到,事情发生了异变。苏州城,周宗虽然留下了一定的士兵围困钱文奉父子,但由于兵力不足,唐军只能监视要道,同时保护好粮道。
就在两日前,钱承礼探听到有一批粮食从常州经过苏州,准备送到杭州。唐军是走水路,相对安全快捷,钱承礼作出了准备,派善水的士兵潜入了水中,附身在唐军粮船上,偷偷凿穿了粮船。
数以万计的粮食沉入运河中,押送粮食的唐军将领害怕受到惩罚,带兵回到了常州,准备再押送一批粮食。可是就在这时,在钱文奉父子精心安排下,常州粮船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常州作为前线,囤积了足够供应周宗大军的粮草,这么一烧,常州顿时就缺粮了。常州刺史眭匡符大吃一惊,急忙上书天子,把常州的事情一一禀告。李璟得到消息,格外愤怒,他派出使者,把常州刺史眭匡符抓回了金陵,准备治罪。齐王李景遂知道眭匡符是个好官,拼命劝慰皇兄不要杀他。李璟听了,决定等到吴越国战事结束了,再治罪不迟。
可是粮食已经被烧毁,再治罪又有什么用?俗话说三军未行粮草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