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契丹人的心思 (第2/3页)
去年契丹趁着郭威造反之际,想要掠夺中原财富,杨琏与郭威及时的和谈,使得郭威得以率兵北上,抵御契丹。一番大战之后,契丹人损失不小,加上天气逐渐炎热,只得放弃了南下。
如今,契丹又想卷土重来,所以第一时间,契丹皇帝耶律阮派出了杨衮,单身入唐,商议共取大周的事情,按照耶律阮的想法,大唐、契丹出兵,共灭大周,事后,契丹取金银钱帛、妇女,大唐得到土地,可谓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面对这个所谓的诱惑,杨琏显得很是沉默,如今不是晚唐,需要借助回鹘等国的士兵来平叛,不然当初杨琏就会死死缠住郭威,让契丹人在河北作恶。至于当初的上书,也只是想给郭荣压力罢了。
杨衮见杨琏默然不语,半响,这才道:“杨节度,这件事情是大事,不若请示大唐天子,再做计较?”
杨琏扬眉,杨衮这话有些意思,而且他隐隐觉得有些奇怪,杨琏只是区区的节度使而已,要想两国联盟,杨衮应当去找大唐天子才对,找一个节度使能有什么用?
杨衮忽然摇摇头,道:“其实我也知道,杨节度是不肯信任契丹人的。”
“何以见得?”杨琏开口。
“嘿嘿!”杨衮笑了笑,道:“杨节度,去岁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若是杨节度肯支持契丹,牵制郭威,这大周帝国,恐怕早就灭亡了。”
杨琏摇摇头,道:“不是我不想牵制,我孤军深入,得不到补给,而且任城一战,唐军兵力损失极大,根本没有余力反攻。”在契丹的使者面前,杨琏还是要掩饰一下。
杨衮闻言,却哈哈笑了起来,定定地看了杨琏半响,道:“杨节度,实不相瞒,我虽然是受契丹皇帝指派,商议与大唐联合进兵一事,但实际上,我却有另一个想法。”
“愿闻其详!”杨琏也不拒绝,听听不是坏事,至少可以知道契丹人的下一步行动。
杨衮苦笑了一声,道:“幽云十六州,历来是中原的属地,沙陀人石敬瑭为了一己私利,出卖幽云十六州,幽云的汉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国。如今大唐国势蒸蒸日上,杨节度又痛恨契丹人,杨节度若是北上收复幽云,杨衮愿意率领幽云汉人,响应义师!”
杨琏皱皱眉,仔细地看着杨衮,见他神色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契丹人的愤恨,顿时有些心动,幽云是河北的屏障,中原王朝想要力保河北安定,必须要占领幽云,后世大宋被动挨打,这是其中一个因素。
幽云有草原,上谷一带可以养马,魏晋时期赫赫有名的上谷铁骑便来自此地。只是,想要夺取幽云,必须要占据河北,而且杨琏与赵普、卢多逊等人商议的结果,都认为先平定南方,再集中力量收复幽云才是上策。
杨衮见杨琏不说话,惨笑了一声,有些失魂落魄,站起身来,摇摇晃晃,道:“原来是我瞎了眼,看错了人!”说着,向外走去。
“站住,你要去哪里?”杨琏叫住了他。
杨衮哼了一声,显然很是不满,他满怀信心而来,想不到杨琏拒绝了,难道要他去找郭威吗?
杨琏摆摆手,示意他坐下,道:“来,你详细给我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杨衮眼睛一亮,有些犹豫地看了一眼杨琏,最终下定了决心,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本血书。这是一份由幽云契丹将领用血写成的请愿书,下面密密麻麻地盖着手指印,足足有三十多人。
杨琏知道,这份血书若是落入契丹皇帝耶律阮的手中,这些汉人将领都会被斩首,杨琏仔细问着,这才知道,当今契丹皇帝耶律阮好大喜功,特别喜欢打仗,而且此人喜欢任用汉人,这些汉人多半是原本晋国的臣子,此外有一部分是原本幽云的汉人将领。耶律阮重用汉人,却对契丹贵族不闻不问,极大地损害了契丹贵族的利益,如今的契丹情况不容乐观,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契丹若是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