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赈灾 (第2/3页)
并没有派人支援杨琏,只是通报了一些信息之后,刘彦贞的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不能与杨琏为敌,不说简在帝心,光是他的能力,或者说运气已经好了极点,刘彦贞便不能与杨琏为敌,与他为敌的结果十之八九只有一个,那就是像死。
坚定了这种信念不久,刘彦贞得到消息,说是杨琏赶来刺史府。刘彦贞立刻站起身来,叫过去亲兵吩咐了几句,又到大门口相迎。等了一炷香时间,杨琏骑着战马,匆匆赶来了。
“杨节度,刘某等待多时了。”刘彦贞笑道。
杨琏翻身下马,冲着刘彦贞拱拱手,道:“刘刺史知道本将要来?”
刘彦贞呵呵一笑,道:“杨节度成功擒获城外反贼首领的事情,刘某已经知道。既然反贼首领被擒,如今摆在面前的,是如何安抚反贼。刘某想,杨节度是来借人的吧?”
杨琏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内心有了提防之意,不是说刘彦贞说的不对,而是他说的太准了。一个能猜透自己心思的人,自然是可怕的,如果这个人是敌人,那就更可怕了。
杨琏尚未开口,刘彦贞冲着他深深一个躬身,道:“杨节度,以后刘某的侄儿,就有劳杨节度照顾了。”
这是在示好,杨琏哪能不明白其中之意,便点点头,道:“刘刺史放心,本将答应的事,自然会做到。”
刘彦贞微微一笑,道:“杨节度,请。”
杨琏摇摇头,道:“罢了,本将还有事情要做,此时来,是有事相求。”
“杨节度言重了,如今杨节度身为顺天节度使,掌管海楚两州,若有差遣,刘某纵然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刘彦贞说道。
杨琏明白,昨夜的事情刘彦贞肯定知道,也正是知道了自己的手段,刘彦贞放下了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不再与杨琏为敌。笑着正要开口,刘彦贞又说话了。
“杨节度,刘某已经通知楚州的小吏、衙役,前来刺史府待命,以供杨节度差遣。”刘彦贞笑道。
杨琏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刘彦贞虽然是在表示善意,但同时提醒了杨琏,这个人不容小视。
杨琏谢过之后,很快,楚州的小吏、衙役得到消息纷纷赶来,足有百人之多。
“这点人还不够。”杨琏摇头。
刘彦贞道:“可从军中征用士兵。”
“这个主意非常好,另外,本将想让刘正协助本将处理事情,刘刺史你看如何?”杨琏同样也在表达善意。
“多谢杨将军!”刘彦贞大喜,忙拱拱手感谢。
有了这一百多人小吏、衙役的帮忙,再加上杨琏从军中挑选了一部分士兵,事情就变得好办了许多。城外灾民群龙无首,只得接受杨琏的安排,皇甫晖那边,又非常配合地做出了表率,有粮食吃,灾民们都欢天喜地,对杨琏感恩戴德。这个时候,杨琏自然不会将功劳往李璟身上套,而是笑纳了。这些灾民,将是杨琏的中坚力量。
杨琏以工代赈,白日里,男人都组织去干活,清理淮河的淤泥,疏通水道,以免黄河在此泛滥。不过,从汉国传来的消息,汉国皇帝刘承祐也在积极组织百姓疏通水道,想来楚州这边,应该不会再有事情。
不过疏通水道也是必然的,只有水退了,才能恢复楚州的生产,杨琏需要尽快将楚州的事情处理了,才能赶往海州,继续赈济灾民。
疏通水道的同时,杨琏派人修建木屋,让百姓住进屋子,这样一来,百姓原本的构架就被打散,而不是以原本的村庄为单位。虽说一开始受到一些人的抵制,但面对强硬的杨琏,此时百姓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生存,反抗无果之后,百姓也就接受了现实。
楚州重建的事情在有条不紊进行的同时,杨琏派林仁肇带着粮食,赶去海州赈灾。由于有了楚州的经验,海州的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
杨琏在忙碌中,与皇甫晖见了一面,两人商谈许久,杨琏修书一封,让皇甫晖拿去见齐王。皇甫晖便搭着费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