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章 面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一章 面圣 (第2/3页)

着李庆走了。杨琏这才跟着太监朝着李璟的御书房赶去。

    “敢问公公高姓大名?”杨琏觉得这个太监颇为识相,再说李璟让他传递消息,必然是心腹太监之一,当下有了拉拢的心思。

    “咱家免贵姓高,高泽,杨指挥叫咱家高公公就好。”太监回答。

    杨琏记下了,这名太监叫做高泽。两人说话间,便道了御书房外,高泽高声道:“启禀陛下,杨指挥已经到了。”

    “进来吧!”李璟回答。

    杨琏冲着高泽拱拱手,道:“多谢高公公,改日有空,杨琏请高公公喝茶。”

    “这个自然好!”高泽眯起了双眼,杨琏出手大方,他最喜欢和出手大方的人打交道了。

    杨琏点着头,推门而入,进去之后,看见齐王李景遂也在,微微颔首,上前施礼,道:“微臣杨琏见过陛下、齐王。”

    “杨爱卿免礼。”李璟说道,上下打量了一番杨琏,又道:“杨爱卿,你这一去半年,可真是让朕担忧哪!”

    杨琏做出一副惶恐的样子,道:“让陛下担忧,是微臣之过。”

    “哈哈!”李璟哈哈一笑,道:“杨爱卿无需如此,你在徐州遇伏,身体可曾好了些?”

    “多谢陛下关心,如今微臣身体已经康健。”杨琏回答。

    “齐王,朕有上好的长白山人参,待会取两根给杨爱卿。”李璟说道。

    齐王李景遂微微一笑,道:“杨指挥,还不多谢陛下?”

    杨琏正要施礼,李璟忙道:“杨爱卿不必多礼,这一次你差点送了性命,朕也要有所表示不是。”顿了顿,又道:“这一次与汉国和谈,你说的很好。朕已经看过双方的和约了,朕很满意。”

    杨琏微微一笑,道:“启禀陛下,折子里所说虽然不假,可是这一次和约,还有更为重要的条件在其中。”

    李璟一愣,用询问的目光看着齐王李景遂,道:“齐王,你知道吗?”

    齐王李景遂摇摇头,道:“启禀皇兄,臣弟不知。”

    李璟有些心痒,忙道:“杨爱卿,莫要卖关子了,究竟是什么事情?”

    杨琏从怀中掏出一份和约,双手奉上。高泽接过和约,转交给李璟。

    李璟摇摇头,道:“这份和约足足有好几页,杨爱卿,你还是直说了罢!”

    “陛下,和约的内容微臣大部分已经抄写先行奏报了,唯一的一点,是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因此暂时隐瞒了。这一次与汉国结盟,微臣为陛下争取到一个有利的局面。”说到这里,杨琏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目光炯炯有神,道:“那就是,大汉未来的皇帝,如今的太子刘承祐,认陛下为义父,以父之命侍奉陛下!”

    这话一说出来,震得李璟一阵头晕目眩,大汉未来的皇帝认他为父?就像前朝的石敬瑭认契丹人耶律德光为父一样。

    李景遂脸色变了变,道:“这,竟然能成?”他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刘承祐真的认李璟为义父,那他的汉国无疑在地位上就要低了大唐一等。

    “这是陛下福泽四海,才有今日之局面。”杨琏自然将这个功劳给了李璟。

    李璟闻言,先是一惊,旋即哈哈一笑,道:“好,好,好!”一连说了三个好的李璟心情颇为高兴,他在屋子里快速地踱步,兴奋的难以言表。

    就算李璟不通军事,他也知道此事意义重大,以后,若是大唐收复中原,就有了理由。

    “朕一定好好赏赐你。”李璟回过神来,说道。

    杨琏忙施礼,道:“这是陛下的仁德,感动了汉国君臣。如果陛下非要赏赐,微臣只有一个请求。这一次在徐州遇伏,三十多人尽皆战死,他们都是为国捐躯,还请陛下厚葬他们,给他们的家人优厚的抚恤。”

    李璟停了下来,眯起双眼打量着杨琏,道:“这就是你的请求?”

    “正是,微臣只有这个请求。”杨琏朗声说道。

    “战死士兵的家属必然会受到优待。”齐王李景遂这时插嘴,说道。

    李璟点点头,道:“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