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锦衣卫领导者还是年轻了 (第3/3页)
停下了,这穷兵黩武之下,我大明百姓怕是又要艰难困苦了,难道就不能与民休息,垂拱而治不好么?”
这种思想在现在大明之中可谓是普遍的很,朱骥饱读诗书儒家功底深厚,能有有此想法,于谦自然是不意外,只是他现在这种想法之下的潜台词却让他感到意外。
“谁告诉你对外战争就一动穷兵黩武了,谁告诉你对外作战我大明百姓就一定艰难困苦了?”
于谦反问了一句之后,才重重的说道:“老夫以为这数年领导锦衣卫的阅历能让你有成长,现在看来,你还是太年轻了。”
“先不说初唐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到唐高宗李治再到武周时期,大唐对外用兵就没有停过,你见大唐可有艰难困苦,不一样盛唐繁华,万国来朝?”
“就说我朝太宗对蒙古五次征讨,你可见大明就困顿不堪了?”
“难道说北宋两百年对外卑躬屈膝,割地赔偿,那百姓就安居立业富足天下了?最后呢,被金兵如何祸乱中原,这就是你推崇的文治天下?”
“尚德啊,如果到了现在你还这么看待问题,老夫觉得你这个锦衣卫还是乘早撒手的好!”
说完,于谦于大爷站起来身来就去了后堂,甚至都没人送客。
虽然你于谦于大爷不拿女婿姑爷当外人,可姑爷再怎么说也是“贵客(gui,kei)”,两个送客都不送,这是啥意思,留堂罚站吗?
朱骥也有些愣了,那句话固然是一句随口抱怨的话,可未尝没有自己听到小太子对外野心时候的担忧,担忧小太子日后成为战争狂人,带领着大明战才车横冲直闯,穷兵黩武的后果,书本上可明晃晃的都是警示啊!
但现在听到岳父的话,却让他的心中忽然有些触动——
难道真的是我幼稚了?
那为什么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之后,岳父大人和景泰帝以及朝中众位大佬们一致选择了休养生息?难道不是大明打不动了所以才偃旗息鼓的么?
难道说现在大明又要雄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