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五章 兵船大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五章 兵船大炮 (第3/3页)

徐九一起仔细观摩桌上地一张张设计简图。

    看完了所有图纸,徐九已经泪流满面。他激动的抚摩着图纸声泪俱下的说道:“王爷,实不想瞒,小老儿师傅曾经留下一份不全地样图,乃是三桅十二仓大船,设计如同刘大人此图一般,可却不幸没有完成,图纸也遗失了。没想到刘大人今日尽能绘出如此宏大的大海船,小老儿今生得见,已是死而无憾。这些都是小老儿的徒子徒孙,小老儿定会全力协助大人,为大唐造出此种远航海船。”

    “好,那就仰仗徐老师傅了。”刘林拱手说道。

    “刘大人的设计精妙,船体结构上设了多道横舱壁,整个舱可按功能分成多个小舱,这样的二十八舱结构,不但结构稳固,还可分类存储货物,更是加强了此船水密抗沉的作用。这样的船,就算是四分之一舱进水,也不会沉没,真是绝妙。”

    “此船虽然结构复杂,但凭借先师所创的锹钉、铁锔、铲钉、蟥钉,便可以将此船体拼合、挂锔、加固在一起,不会轻易散架。外型看来,刘大人所设计为小方首,宽平艉,上建船楼,主早板中部有一层甲板室形成地舯楼。以小老儿看来,还可加设舷墙,艉部还可设三层艉楼,艏部可设二层通透性的艏楼。这样自甲板上,共分为五层。如若再将艏艉加以浮雕,那就更为精妙了。看刘大人所绘的外观图上,两侧舷内的圆窗孔,及窗孔外的盖板,所谓何用?”

    “此船为兵船,船侧两弦共设十四门大炮,此船造成之后,可下穿跨洋过海,将大唐声威远播天下。”刘林站起,满怀雄心壮志的说道。

    他却没有想到,所有议事厅中的人,除了李定事先知道他有大炮地设想,别人均不知大炮为何物。

    “这是…”徐九大感不解,也许那只是刘大人懂得地东西,在他看来对于船的结构并没有什么影响,再加上他几十年地经验及从师傅手中继承的技艺,对此船稍加改型改进,想要远洋大海,指日可待。徐九对此一点没有怀疑,他充满了信心。

    “这是大炮!”刘林说完又转身询问另一侧站着的十来人说道:“你们谁是铸造大匠,谁懂得配制火葯。”

    左侧门边七人拱手躬身回道:“小人是铸剑铁匠。”

    另外四人说道:“小人略懂制造火葯技术。”

    “好,你们过来看看这些图。”刘林说话的时候,徐九已经带着徒子徒孙们,将造船图移动大左偏侧的桌子上,再加细致的参详与研究起来。

    刘林在桌上铺在了几张图纸,图上呈现出的是一根圆筒,前细后粗,看尺寸,长度约近三米,圆内口直径足有三寸多,而且他更是绘制了剖面图纸。

    刘林翻开图纸仔细将自己的所有想法都一一说出:“此为大炮,炮身前细后粗,在重心中位置两侧加以炮耳,炮壁厚重,以建州钢铁足可承受火葯爆发的压力。”

    刘林说到这里,似乎那此大匠们很少有人能够听懂,刘林才想到,现在让他们去接受他的想法有些太超前了,还是让他们如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造出一个样炮来,做过试验之后,让李定及建州军中心腹见识此种大炮的威力之后,再谈及其他。

    刘林只讲图纸结构,询问这些大匠们能否铸出这种重量超过五六百斤的大炮。铸造大将中一人,名叫曾钰的中年男子,他说出可以一试,刘林顿感心情放松了许多。这样的铸造可不是那么简单,曾钰说出能铸,且等他按图施工造出一炮再说。

    从议事厅出来后,刘林与李定秘谈了两个时辰,决定将三千人马交于陆佑,带着这些人听候徐九管理,赶赴福州开始试验造船,另外调动一万屯田兵做劳役。此事已经无须刘林再细细操心,但大炮一事刘林还不得不亲自过问,就连接受了刘林灌输几次的李定,还是对此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最新全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