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的家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的家乡 (第1/3页)

    待机室里挺无聊的。

    电脑给二十八位选手再次定了上场顺序,肖一若排在了第二十位,也不晓得是好是坏。

    进来之前,编导说了,场内随时有可能把镜头切进来,所以不要做太多的无效行动。

    当然,聊天没关系。

    可大伙心里没底,生怕造成什么放送事故,所以都老老实实地坐在那,不敢乱动。

    手机被拿走,屋里也没个电视,选手们出去好几个,不晓得现在是个啥情况。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速度挺快。

    一次出去三个人,过不了多久,又是下一批,只见出,不见进,肖一若猜测是去了另外个地方。

    舞台下,观众们趁着上下台的间隙,也会小声聊几句。

    “诶,上个选手蛮精神的。”

    “嗯,听他说话好舒服的感觉。”

    “之前那个不太行。”

    “节奏好快。”

    这种类型的比赛,只要有眼睛,有耳朵,就能听出个好坏,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

    或者,应该说主持人本该如此,让观众满意了,他才是合格的主持人。

    选手们一一上台,得知考题后,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张嘴就来,说的那叫个行云流水,有的没做好充足的准备,短短几十秒,便能看见脸上急出了汗水。

    相当真实。

    董青也说了,这个环节是考验选手们反应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孰优孰略,都能看个大概,增加了参与度。

    评委们的镜头不多,金话筒的舞台,主角必然是选手。

    况且,明天后天有的是说话的机会,几人没有着急。

    “张思睿很不错。”

    “不亏是一线卫视出来的,种子选手。”

    “高文耀好像有点言过其实了。”

    “大概不是特别适应这种节奏吧。”

    “我对吴玉芳印象很深...”

    “这个四线卫视的陈文全可以看一眼。”

    对于选手们的打分,评委们很严谨,正是因为普通观众也能看懂,也能听个大概。

    十分的标准,同个选手,差距是在0.5分以内。

    而众观全局的金话筒导演有些开心。

    他是头一年参与,在压力下,果敢地提出改变,采用了直播的方式,有人提出,三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间是不是过于冗长。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导演决定坚持自己的意见。

    金话筒不同于其他选秀节目,不可能得到太多年轻人的关注。

    半个月的预热时间,对于燕视已经算特别长了。

    从网络热度,新闻点击数量等一些相关数据上看,似乎好不错。

    特别,预选赛的片段,以及三个作品上传后,许多专业人士以及主持人们给予了颇高的评价。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收视率才是王道。

    前几年,金话筒三十二强乃至十六强,基本收视在1.1%左右,决赛差距比较大。

    选手是根本,两年前,有几位选手特别出彩,观众支持率很高,也进入了最后决赛,关注的人明显更多,后边两届会差上不少。

    可以说,整个舞台,除了选手,就是导演最紧张了。

    从八点钟开播,一直到现在,近一个小时。

    实时收视率也传达到节目组。

    最低收视,1.13%,最高收视1.42,平均1.27%。

    而且,整个趋势是上升的。

    这让导演松了口气的同时,更加注意,这可是现场直播,只要出一点问题,他的责任最大。

    朱伟明下了舞台,没有摄影机后,脸上的笑意不见了。

    不知道其他人如何,他自己刚才的表现真不算太好。

    被带到另外个休息室后,看到了已经秀完的选手。

    “队长!”郑先泰在那招手。

    朱伟明和众多选手点头打着招呼走了过去,才发现墙上挂着个大电视,里头正在同步播放舞台上的镜头,原来这里可以看到后头选手的表现。

    “老郑,我刚才是不是有些拉胯。”他发现屋里没有摄影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