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5章 这要求••••••是要弑君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5章 这要求••••••是要弑君吗 (第2/3页)

准备好后,孟青云率一众人蹲守在海滩,亲自指导。

    这是大宇朝第一次提取海盐,相当于摸石头过河,孟青云必须躬亲。

    海水晒盐的盐田一般分为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饱和食盐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这种方法孟青云在化学上学过,叫做蒸发结晶。

    得到的食盐晶体,就是人们常说的粗盐。

    粗盐提纯后便是精盐。

    幸亏孟青云在前世参观过南海盐场,对盐田有个粗略印象,勉强能做技术指导。

    好在他身边有盐铁司懂技术的人,多沟通,效果更好。

    一直在盐场蹲守,仪王早有怨言,借故躲进长临城快活。

    孟青云也懒得理睬。

    走了才清静,不然耳根子都磨出老茧了。

    马奕心中不忿。

    老天太不公平了。

    为什么孟青云总能压他一头?

    他以举人入仕,孟青云则以进士入仕。

    入仕就是皇帝亲信,还进入翰林院。

    短短数月就成为正六品官。

    这样的升迁速度,把他甩开几十条街。

    等盐场建成岂不再进一步。

    当初他就是赌气,才以举人身份入仕。

    发誓要超过孟青云。

    不想现在••••••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人比人,气死人。

    这时仪王却常驻在长临县城,马奕灵机一动,便去找仪王,拓宽人脉。

    不想这一举动,让仪王重新认识了马奕。

    一起鬼混一段时间后,仪王觉得马奕是这次江州之行的最大收获。

    他答应马奕,等回京后想办法给他升官。

    地方官的升迁要看政绩,有盐场助力,政绩肯定会突飞猛涨。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盐场终于建成。

    劳工和军队也到位。

    随之到来的还有汪公公。

    大太监明显是陛下的眼睛,他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告诉皇帝。

    海水晒盐的黄金季节是六至九月。

    此时已进入冬季,太阳光线不强、气温降低,蒸发量小,晒盐产量肯定低,但好在还不至于结冰。

    这也是一次试验,只要能晒出盐,明年就能有大产量。

    虽说气温不高,但好在盐田广阔,无边无际的盐田晒出好多粗盐,再经过提纯,就得到精盐。

    仪王早呆不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