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反围剿(十修改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反围剿(十修改版) (第2/3页)

些害了叛贼计划的人,我为什么不能杀你。李自成问。

    李岩微笑道:“首先,自闯王进这房间,我就没有感到杀气,可见闯王心中,并不想杀我。另外,刚才闯王在外布置军队时,有大声宣布几项命令,第一,不准乱杀百姓,杀一人如杀我父,第二,不准奸淫妇女,淫一人如淫我母,第三,不准抢劫百姓,抢一人人如抢我家。另外,闯王又让大开王府宝库,除金银细软外,其他东西放都送到穷苦人家。从这些事,我看出闯王的志向绝不是当一个据一省一地的叛贼,而是志在天下。所以,我推测闯王不会杀我。”

    李自成听李岩条理清晰,那眼光中更是透着强烈的自信和洒脱,,李自成暗道,此人果然是人之龙凤,智慧无比。后来李自成杀他,怕也是忌他这份智慧。李自成忽然有一种想法,天下人皆以为当皇上是最大的幸福,可我却以为是最大的苦事,若李岩有这个本事,我乐得脱袍让位。

    既存了这个心,他倒要看看,李岩这个的胆略如何。

    李自成突然冷酷无情地瞧着李岩,他一边拔枪,一边说道:“我本来还没有杀你的心,但现在看来,你这人智慧无比,不但能猜出我所有战略布署,还能在片刻间猜出我的心思来。你这样的人,将是我最大的敌人。我怎么能给自己留个如此劲敌!”

    李自成说完,枪口顶在了李岩的胸口上。

    他扳着扳机,看样子,马上就要动手。

    李岩脸上毫无惧意,他忽扬声大笑,笑声清朗无比。李自成眼睛一眨,心里暗道,这大笑原是我的专利,没想到这小子来盗版。

    李自成眼中冷意更深,他紧盯着李岩。李岩一边大笑,也一边看着李自成。见李自成并没有扣动扳机,他停住大笑,嘴角微微带一丝嘲笑:“闯王,当初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曹操当时已经知道刘备是不世英雄,当初,曹营中很多人劝曹操杀刘备。曹操也曾心动,后来郭嘉一句话就让曹操改变想法,后来明知刘备要离开他,还助人马让他在外发展。闯王可知郭嘉当时说的是什么吗?

    李自成又暗暗赞叹:“李岩说话果真能击中人心”

    李自成略带讽刺笑道:“李岩,郭嘉说,不可因一人,而失天下英雄之望。不过……”他眼中嘲笑之意更浓:“你今日的情况可与刘备不同,刘备当年是投效曹操,所以,曹操杀了他会失天下英雄之望,而你今日却是助朝廷,害我妻子,乱了计划。我杀了你,根本不存在失天下英雄之望的事。”

    李自成说到这,暗暗想道,我穷尽李岩的言词,就能根据李岩的反应,看出他心中到底有多少沟壑

    李岩毫不退让的笑道:“我今日情况与当日刘备不同,可闯王的情况也与当日曹操不同。当日的情况是天下大乱,诸候割据。曹操只占其中之一,当时有能之士纷纷寻明主以救闻达。并不一定非得到曹操那里。而今日,天下还是大明一统,大明还是人心所向,虽陕西一带遭遇大灾,朝廷措施失当,这才引起灾民起义。但大部分地区百姓还是能糊口的。如果朝廷措施得利,大明三百年江山,恩泽遍于四海。所以,闯王要想与大明争天下,严重的说,是争取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地盘和性命,首先争的就是人心,这人心中最主要的是天下士子之心。闯王若连我这样的人都不杀,那天下英雄对闯王求才若渴的心就会明白。这对闯王来说,将形成一种极其有利的局面。闯王以为然否。

    要是李岩是自己人,李自成都想击节而歌了。

    这更坚定李自成收服李岩之心。这样的人才,若不能让他心服口服,而想让他心服口服,必须让他知道,什么叫他无法企及的高度。否则,他是不会来归自己的。

    他慢慢说道:“你认为陕西遭遇大灾,百姓死伤遍野,就是朝廷一些措施失当?”

    李岩点头道:“朝廷虽在各方面都有一定问题,但当今皇上英明,只要整顿了吏治,整顿了税制,救济灾民,灾民一旦能得到温饱,陕西就会安定下来。”

    李自成拔出匕首,挑开了李岩身上的绳子。李岩活动着发麻的手臂,心中窃喜,李自成终于为我说服了。

    李自成等他活动完,举起右手说道:“你敢不敢和我打赌,大明根本不可能整顿得了吏治,也不可能整顿得了税制。三年之内,你将看到不但陕西,连晋,豫,等地也会遍布灾民。就像现在的陕西一样。如果我说得对,李公子过来助我,如果我说得不对,我情愿自缚到北京去。

    李自成的手一直举着,李岩也举起右手,可是,他举起右手,却又有些迟疑,勉强和李自成击了一下右掌。

    他放下右手,盯着李自成,他为什么说得如此肯定?

    李自成微微笑道:“明朝的灾祸,非起于天灾,而起而**,**非起于党争,而起于君主的制度。”

    李岩吓了一跳,紧盯了李自成,中国两千年君主制,君君臣臣思想早就深入到每一个读书人的骨髓里。李处厉忽然提出,大明的灾祸起于君主制,他感觉简直无法接受。

    李自成见他那副样子,他大笑道:“不敢承认对吧,你想想,每一个朝代,出现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老百姓还能过上点好日子,可是,一旦出现一个昏君,再强大的王朝,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土崩瓦解。他一个人死还不算,还要拉全天下的百姓跟着受苦。

    秦两世,隋炀帝,哪一个不是这样。本朝,武宗朱厚照,神宗朱诩均,熹宗朱由样,这些人全天下都知道他们混蛋,可是,全天下却在这些混蛋的统治下颤抖,大明王朝已经让这些混蛋皇上败坏得腐朽不堪了。现在的大明,早就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了,任何人也改变不了了。崇祯十分想中兴可是,却太晚了。国家的根基是百姓,是军队,你想想,辽东军在前线打仗,可是,他的将帅却吃不饱饭,陕西遭大灾了,可是朝廷的官员却大杀灾民。可是,你到北京看过没有,那些官员,那些富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