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第二次反围剿(一) (第2/3页)
因为最初建立制度模式就是君主制,导致他在后面建国之后,想改制时,费尽心机。那艰辛,不亚于和大明,大清作战。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大家对军事也很感兴趣,在一些年轻农民中,李自成着意选了一些有天赋的人在农民中建立乡村武装。目的是协助正规军做战。这也是李自成在上一世看电影得出的经验,当敌人深入到红军根据地后,这些乡村的赤卫队,配合大部队,实行游击战,进行扰敌,截敌,堵敌,袭敌,毒敌,盲敌,诱敌,侦敌,饿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些赤卫队的配合,就没有红军大部队的胜利。眼下敌人马上要来第二次围剿了,这乡村武装还只建个初型。这方面得抓紧办才行。
李自成知道,敌人很快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围剿。而商洛山军队现在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和整个大明的实力相比,实在强弱悬殊。想要取胜,必须得全面发动商靠商洛山百姓。这样,才能在后勤保证,策应大部队作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建成的第三天,在西安的密探把大明在各地征集军队的消息报告给李自成。而且,京城方面也传来密信,此次领军统帅是洪承畴。
李自成得到这个消息,马上召来宋献策,刘宗敏,田见秀,白柔水,曹文诏等商议反围剿的事。听说大朝派十万大军来剿商洛山,所有人都有些担心。一时都默不作声。李自成看了宋献策一眼,宋献策欠身说道;“其实,早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我就想着敌人肯定会有第二次围剿,而且,我和闯王和探讨过多次,只是主帅是谁还不能确定。如今洪承畴为主帅,我们可根据此人的性格来军力对比来事先确定一些对策。据我们了解,洪承畴这人十分精明,对军事十分精通,他一定会吸取上次官兵攻商洛山失败的教训。上一次,官军分三路大军进剿,但三路间配合较差,他们长驱直入,后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