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大战在即(修改版) (第3/3页)
事他知道,可是,他的火枪皇太极却不知道,在这上,皇太极就输他一着,更何况还有大军师宋献策帮忙,只要再有二万左右的精兵,配合他的火枪,巧做安排,就有胜利的希望。想到这,他信心又来了,他大声说道:”
:“皇上,只要给我二万左右的精兵,臣请带火枪营的几千兵亲赴遵化,和皇太极的大军血战到底。“
崇祯听李鸿基慷慨应战。要率火枪营去遵化,心中先是一喜,继而一忧。
大明的精锐都在辽东,不久前,又抽了一万精兵去守洪山口一带,京城内基本上都是不是老弱京是一些世袭官宦之后,根本打不了硬仗,而且前方形势危急,北京城首当其冲,京城的安危才是第一位的.虽然李鸿基说能取胜,可万一不取胜呢,他还靠谁去.这首要任务,得把精兵留下守城才行.崇祯这心里活动没法对李鸿基说.他只为难的样子摇头道:"鸿基,朕只能给你五千精兵.剩下的靠你自己了."
李鸿基心里暗苦,才五千人啊,太少了.但瞧了瞧崇祯,崇祯神色十分坚定,一点没有再加的意思.李鸿基想了想,要是有五千兵,不硬碰硬,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
他点了点头.
崇祯不放心地问
“鸿基,你没上过战场,打仗你有把握吗?“崇祯担心的问。
李鸿基说道:“皇上,说句老实话,只五千精兵外加火器营,若论大胜,臣并没有把握.但是,臣至少能为各地勤王兵赢得时间.何部,微臣的朋友宋献策是个军事奇才。是张良之类的人物。军事上有宋献策帮着,再加上皇太极并不知道我和火枪营的威力。这一次一定要他吃个大亏。“
崇祯听他说得有些道理,而且信心实足,和朝堂上那些慌里慌张的官员大不相同。心情也振奋起来。他听李鸿基说到宋献策,好奇地问起此人的来历。李鸿基自是夸大其辞,把宋献策说成天下难找,地上难寻,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的人物。崇祯听得欣然向往。急命人召宋献策乾清宫进见。
崇祯和李鸿基骑马直奔皇宫。
不多时,宋献策也骑快马而来。。他一进乾清宫,也不管崇祯在场,先跑到李鸿基身边:“公子,想死你了。。”
李鸿基抱住小老头:“宋先生,我出来了,皇上放我出牢了。”
宋献策连连说:“好,放出来就好,放出来就好。”说到最后,眼圈都有些红了。李鸿基知道自己入天牢,宋献策和刘宗敏他们一定焦急万分,此时见自己出牢,如何不激动。他强忍激动拍了拍小老头的肩膀;“宋先生,我没事了,以后再谈。先见过皇上。”
宋献策这才转过身,对着崇祯跪下:“草民宋献策参见皇上。“
崇祯旁观二人的神情,已知二人感情之深,情如手足。他命宋献策站起身来。
崇祯问宋献策一些军事历史上的事,宋献策侃侃而谈,直听得崇祯不停地点头,他感叹万千道:“鸿基,宋先生,到现在朕才知道,朕埋没了多少人才!要不是鸿基提起,象宋先生这样的大才,空在北京,朕也不知道啊。”
宋献策忙谦虚一番。
崇祯问道:“宋先生,女真人已经兵逼遵化,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