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占山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占山为王 (第2/3页)

。他吱溜一下伏在墙边。

    当!当!当!。铜锣声响彻云霄。“快到钟楼集合啊!分钱了!分钱了!”

    这声音一响,无数人把头探出门来:“分钱?分什么钱?”

    “分县官的钱啊!大家买粮食去啊。”有人一边响锣一边大喊。

    老衙差的心几乎跳出腔子来:“我的妈啊,他们要分老爷的钱了。”

    街道上突然无数人跑了出来。无数穿着破破烂烂的人向钟楼跑去。到处都是烛火,到处都是人群。锣声响遍了整个米脂县城。

    老衙差心快跳出腔子外了。“我的妈啊,这帮强盗疯了,他们要占县城了。这还了得,”

    见没人注意他,连滚带爬跑回了家。

    找了长绳,梯子。找到一处没人的城墙。从墙上爬出了城。

    快天明时,他终于找到了正带兵四处搜查刘宗敏的边大绶。

    边大绶连续追了二天也没见到刘宗敏的影,他连累带怕,小脖子都支撑不住脑袋了,一个劲往下搭拉。他心里正恨得要死。

    “老爷,不好了,刘宗敏到县城了!把几位姨奶奶全抓走了。。。。”老衙差一边跑,一边大叫。一边把城里的事告诉了边大绶。

    边大绶气晕了,他中进士,当县官,搜刮钱几十年,就没见过这样的事。

    竟有人攻进县城,占了县官的姨太太,还把县官的钱全抢劫一空。这帮土匪要是不抓到,他还能活吗?

    “快,各路人马集合,全给我回米脂县城。要快!”

    边大绶兄咬牙切齿快疯了“我的金子,我的家啊!全完了,全完了!”

    一千多兵都到县城集合。

    临县来的三万人马听说刘宗敏就在县城,全都往县城奔来。

    “刘宗敏!你这次插翅难逃。”

    当边大绶把米脂县城团团围住的的时候,正是早上辰时左右。

    耀眼的阳光把城门照得金光闪亮。

    而最闪亮的却是城门上无数红红绿绿的女人衣服。金质的绣线在阳光下闪得让人睁不开眼。更让人睁不开眼的是,几个漂亮的女人正被绑在城门楼几个旗杆上,象袋子似的在空中乱晃。有一个姨太太脚上的鞋晃掉了,一双肥脚在空中乱踢乱蹬。还有一个姨太太脚上的裹脚步被吹掉了,在城门楼上扑啦啦作响。每位姨太太的嘴里都塞着一挂硕大的玉米棒子。城门大开,不少百姓挤在城门下叫叫嚷嚷。城门上却空无一人!

    “老爷,老爷你看,城墙上写着什么。”一个士兵指着城墙上几个斗大的字叫着。

    “今天取尔钱财,明天取尔狗头!刘宗敏!”

    “刘宗敏呢?刘宗敏你出来!我非杀了你不可。”县令朝城上狂呼乱喊。

    “老爷,老爷,刘宗敏根本没在城里。”有人回来禀报。

    “刘宗敏不在城里!他去哪了?”县令人大叫。在米脂的东部,是有名的吕梁山区。那里群山起伏,山势险峻。那里是投进千把人,象大海进去几滴水的地方。那是最好的藏身之处。

    现在,李鸿基正躺在阳光下一块大石上,边晒太阳边养伤。

    不但晒太阳,他嘴里还滋溜着米脂最好喝的美酒,品尝着米脂最好吃的米糕。李鸿基心里得意非常,这以前的电影不白看啊,想当初日本鬼子到村里扫荡,这八路军避实就虚跑县城端炮楼的一招,换到明代也好使啊。

    李鸿基想起那帮姨太太嘴里塞玉米棒的样子,想起她们说:“好粗一根时,他就笑得合不扰嘴。他娘的,没有这一招,也不能把边大绶弄回来。

    不远处,一群家伙正正在吵架。

    他们越吵越凶,险些把鸿基的耳朵都喊破了。

    理个粗噪门大叫“做红衣的衣服最好看了,红的喜庆。”

    “你又不是娶媳妇,穿什么红。我看还是穿绿的,绿的精神。”一个细噪子叫道。

    “穿蓝的!”一个声音叫

    “穿黑的!”二个声音叫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