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十五:杂文、策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六十五:杂文、策问 (第2/3页)

纵使在场诸生大都出身显贵,亲眼见过此山真容的人也寥寥无几。陈玉斋话音刚落,众人惊叹纷纷。虽然考试时不得喧哗,陈玉斋也没出言阻止,只待众人安静下来,才朗声道:“此山本藏于内库,深得圣人喜爱,今日春试,圣人特许尔等观摩此山。诸君便以这水精山为题,写一篇杂文,诗词歌赋、箴铭论表皆可,不拘格式。以此三支香为期,香尽则止。”说着,拂袖一挥。场中的大鼎里插有三根尺余高的香,粗如儿臂,其中一根无火自燃。“开始吧!”

    于是诸生入座,有的只看那水精山一眼,便铺纸磨墨,开始书写。有的则对着那水精山谨慎琢磨,迟迟不肯落笔。

    李蝉端详那水精山,心想此山的确大有文章可做。既可以颂扬开山辟道之功德,亦可对缩山成石的神通大书特书。若藻饰华丽,能造出些抓人眼球的骈词俪句,加之以引经据典,就是一篇佳作。他思索片刻,只见那鼎中的第一根香已烧去了一小截,便不再犹豫,下笔写起了草稿。先就蜀道与子午山的来历朔一遍古今,再把三十六位玄门羽士的神通和当时的排场夸张描绘一通,这个坐龙骖麟驾,那位居紫房仙御,继而扯出历代神人的典故。又接着以此事对比当今圣人西巡禅桃都之功,再陈述西行利弊,也算是贴合时事了。

    李蝉近来在兰台读了许多文章,写起来也有颇多参照,半个时辰过去,便洋洋洒洒落笔千言。他放下笔浏览一遍,思量着只需稍加润色,就能誊写出来。扭头一看,第二支香才烧去了十之二三,便松了口气,稍作歇息。那水精山摆在贡院里,他已看了不下百次,但此时心弦稍松,才真的有了欣赏奇物的心情。

    他瞧着那山体的水精,余光又瞥到不远处那一口井,忽然心中一动,视线又掠过贡院的青瓦和地砖,此三者皆为石质,水精被供在王室中,日日有宫人拂拭使之不染尘埃,青瓦则常受风霜雨雪,石砖更要遭人践踏。

    此间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