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九章 萧山牧地改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九章 萧山牧地改革 (第2/3页)

也未能奏效。故而嘉庆大怒,将吉庆革职查办,可就在吉庆被革职后数月,广东竟传来吉庆自尽的消息,嘉庆认定其中有蹊跷之处,才让那彦成南下查办。

    是以听阮元这样一说,那彦成也不觉有些感慨,道:“这件事我去调查,也自觉有些遗憾。吉总制之前忙于清剿海寇之事,陆上查办会党,未免有些松懈之处,而且吉总制他也并非将略之才,即便一时败绩,也是难免。可吉总制竟然以为,他此次剿贼无能,便是有辱朝廷,愧对皇上,是以夺职之后不久,他便愧疚难当,竟然寻了短见。不过伯元也自可放心,吉总制家人亲眷,我已奏明皇上多加抚恤。至于那些逆党,我去了广州之后,便与那广东提督孙全谋一道出兵,不过一个月便将他们尽数剿灭!此后广东内陆各府,便再无后患啦!”

    “这……吉总制之事,果然便是如此吗?”阮元不解问道。

    “这是自然,其中情状,我已详加询问广东巡抚瑚图礼,那瑚图礼与你我一般,都是进士出身,他还是乾隆五十二年的进士呢,这样说来,与你我也算同门。就算看在同门的份上,他也不至于欺瞒于我啊?”这样看来,那彦成对吉庆自尽一事的调查,也是颇为自信。

    而对于阮元而言,乾隆五十二年会试,正是他心中一处隐痛,那年因照顾江彩之故,他一时学业落下很多,最终无缘得中。这时听那彦成说起来瑚图礼便是当时登科,也自觉瑚图礼高自己一科,就是需要敬重的前辈,便不再去问了。

    那彦成见阮元有些犹豫,也补充道:“伯元,其实我这些年办事多了,也清楚不能轻信一二人片面之言。所以我也找到吉总制家人仆从,问过吉总制境况。他们也都说,吉总制平日看起来温和,骨子里却是刚强,从来受不得他人凌辱之言。身边有人对他偶有不敬之语,他都忍不住要去力辩一番。可清剿会党这件事,再怎么说,他总是没办成,皇上或许一怒之下,也多批评了他几句。其实皇上责罚我的时候,若是盛怒之下,那言语也不好听啊?但吉总制既是这般性子,说不定……唉,也是可惜了。伯元,你说咱们好容易见上一面,怎得就说了这许多不快之事呢?我看你公务繁忙的样子,你现在有何不决之处,或许我还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呢?”

    阮元听了吉庆的情况,也不觉有些难过。只对那彦成道:“这……若说眼下要紧之事,还真有一件,萧山之处,有一片荒废的牧地,却是八旗所有……”想着那彦成本也是旗人,应该有些自己的办法,便将其中之事告诉了他。

    “伯元,那你可有自己的主意?”那彦成听阮元说过牧地之事,却也想先听听阮元的应对之策。

    阮元也当即应道:“实不相瞒,东甫兄,这两个月我与渊如兄也商议过其中办法,眼下最为妥当之策,应是将此处牧租削减二成,别引百姓前来置盐。此地盐卤过甚,已然放牧不得,若是如今日一般毫无收益,就只能从正赋之上别取开支,来补足八旗兵生计之用,这样官府正赋便必然亏空。可若是此地不再做放牧之用,而是改为盐场,引百姓前来煮盐,官府予以收息,则盐务上一年的收入,定然大于先前牧租,到时候那削减的二成地租,就用盐政的账来补。这样百姓得以煮盐维持生计,牧地可以利用不致荒废,盐务多了收入,八旗牧租其实也没有减少,可谓一举四得。只是我们却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