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内功之道(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四十一章内功之道(二) (第1/3页)

    对于李云天在饭桌上的一番教导,霍宇衡虽然还不能全部融会贯通了,但是也可以将师父所讲过的话都记在心头。李云天看见他全神贯注地倾听,更加是兴致勃勃,一杯酒下肚,又滔滔地说下去。

    “懂得了脉络之后,还必须讲究姿势,气功中所谓‘调身’说的就是姿势,正确的姿势才能有助于内气按正确的轨道运行。对于姿势,拳经中有明确的论述‘头正而起,背圆而正,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足竖而稳,膝曲而伸,裆深而藏,胁开而张。’形意拳内功虽有坐功,站功,行功之分,但仍以站功,行功为主。上面一段话主要是针对站功说的。可是无论练哪种功,在姿势上都应该正头起项,壮面凝神,肩松胸出背圆,前身微微有收敛之形,这是练内功的真正诀窍。”李云天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走出餐桌,给霍宇衡示范。

    “云天,功夫可以慢慢教,来日方长,不要让饭菜凉了。”胡软玉笑吟吟地劝道。

    李云天示范完坐回座位,说:“没事,今天我兴致高,宇衡也学得认真,你就不要打断我了。”

    “那好,如果把我烧的菜都吃进肚子,我就不管你们俩了。”胡软玉故意拉下脸严肃地说。

    “行,老婆大人请放心,保证一片菜叶也不会剩下。我是很尊重你的辛勤劳动的!”李云天笑呵呵地说完,转头又对宇衡说,“形意拳内功的调息,是用的逆腹式呼吸,气路是走的‘混元气’而不是‘经络气’,即并不按十二正经的顺序行气,这在拳经上也有明确说明‘先吸后呼,一入一出,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吸入呼出,勿使有声。’又说‘下收穀道,上提玉楼,或立或坐,吸气于喉,以意送下,断至底收。升有升路,胁骨齐举,降有降所,气吞俞口。’提即是引气上升,下即是导气下降。下降之气必会渐缩渐小,伏于丹田之内。耳后高骨,拳家叫作玉楼,并不是针灸穴位;俞口位置在背后上部自大椎到夹脊这一段,拳家统称为俞口。”

    李云天在檀木沙发上盘膝坐下,微闭双目,声调沉稳地对宇衡说:“练坐功时,可以盘膝静坐于床上,闭目缄口,舌顶上颚,两手内外劳宫穴相对,置於小腹上。调息时,一出—入,都从鼻孔出入,要均匀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