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九章 还没到言和的地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百一十九章 还没到言和的地步 (第3/3页)

  李区长的目的是想进一步了解圣达集团公司的实际掌控人是何人等,前期一直在听李显政和苏剑吹嘘这位名叫秦凡的神奇,不免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至于圣达公司的实力在前期的收购中,李区长早已消除了疑虑,毕竟几亿的资金是实打实地到帐了。

    不过对于苏剑提出的其他要求,李区长还有待考察。

    因为不少内资小房企,限于资金窘迫,往往与地方政府协商,先象征性地支付一些意向金,出资几百万元就够了,而房屋土地部门违规操作,收到定金后就发放土地使用权证,开发商拿到了产权证后就可以去银行融资,拿了银行的资金再来进行房地产开发。

    苏剑的其他要求就是能提前拿到土地使用证。想让他与土地部门通融一下。

    秦凡清楚苏剑的操作,这时大家都在违规操作,不光是内资的小房企,就是海外港台进军内陆房产市场也是如此,这也是减少自身压力的办法。

    像上海这样的一级市场,土地出让到了2002年7月1日后才由协议转让改为土地竞拍。而土地市场招拍挂制度的建立,从整体上是规范了土地市场的混乱定价行为。

    上海实行的是土地竞标方式,开发商的出价不是唯一获取土地的因素。即每块土地的取得,并不是价高者得,而是每家开发商把欲竞标的土地,标上自己的出价,提供此地块的规划设计方案,同时提供银行资金证明、开发资质等级证明等。

    由专家评审小组根据出价、方案、资信等综合因素,当场评出该土地的得主。

    拿地的模式还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参与土地一级市场的开发后自己再保留一块土地,这样就可以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轻松获取。也可以通过资本运营、企业股权收购获取。

    早期的开发商拿地都是可以通过协商,分期付款来获取土地资源。

    到了2000年后特别是招拍挂制度形成后分期付款的形式越来越被管理层所不容许。

    再加上土地价格的日涨夜大,中小房地产企业拿地的能力越来越削弱了。大体量的土地只有大型国企和上市企业有能力操作。

    很多大型房企不是靠着市场的积累获得资本,而是靠具有国资背景容易筹钱,获得了垄断地位,并采取疯狂推高土地价格的办法,将民企逐步驱出市场。

    ......

    酒宴到了尾声,苏剑和老李陪着区长去进行下一场“活动”,秦凡便承担护送高主任的“重任”......

    .....................................................................

    唐月每天玩游戏都要十多个小时,然后给出修改建议,项目负责人、测试员和程序员常常被她逼得加班很晚才能回家,往往因为一个细节问题或是发现一个小BUG,立马就得改,程序员被时不时地上线修改的命令弄得叫苦不迭。

    “你都快成骨灰级玩家了。”秦凡迷起眼调侃道。

    “你喝了多少酒?你难道不知道自己什么情况?”唐月怒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