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九章 真像是个神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九章 真像是个神棍 (第2/3页)

为了任务要的,要是说了,她也不会怪我们的......”

    没等秦凡说完,唐月打断道:“就是怕她心里不舒服,再说钱从哪不是赚,何必在乎这一次呢。”

    秦凡想了想也是,像那部《卧虎藏龙》最后的票房收入是两亿美元,按最大的投资分成也不过五、六千万美元......那也不少了。秦凡想想还是有点心疼。

    “哎呀,我都不心疼,你心疼什么。”唐月笑着揉捏着秦凡纠结的脸。

    ...........................................................................

    自上年以来的牛市行情还在持续中,庄家们的表现仍然无比凶猛和肆无忌惮。

    就在人们开始对此颇为厌恶的时候,公众舆论开始传播这样一个理念:有一股健康而稳定的力量存在,那就是刚刚兴起的基金公司。

    跟那些贪婪的私人庄家不同,基金公司正以科学、负责及可持续的专业精神成为资本市场上值得信赖的势力。

    1998年以来,每一批基金来到市场,无不承载着监管层的厚爱和舆论的褒扬,更被视为引入西方成熟市场经验、培育机构投资者的重要举措。但它很快被证明是一个新的谎言。

    刺破神话的是一个叫赵玉纲的无名小卒。他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监察部的研究人员,为了对基金管理的现状做一个例行的调研,他以1999年8月9日到2000年4月28日为区间,对国内1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22个证券投资基金进行了追踪,将它们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大宗股票交易的汇总记录细致分析,写出了《基金行为分析》和《基金风格及其评价》两份报告。

    就是在这两份报告中,赵玉纲披露了投资基金大量的违规、违法操作事实。报告是在5月份形成的,很快就以非正式的方式流传到了社会上。

    梁珩终于和秦凡见了一面,一见面便问道:“你和赵玉纲认识?”

    “不认识,我只听说有这么个人,怎么了?”秦凡摇头道。

    “他写的《基金行为分析》和《基金风格及其评价》两份报告你可看过?”梁珩紧接着又问道。

    “没有,这样的报告我怎么能见到?”秦凡奇怪地问道。

    “唉,这老赵是要倒霉了,也不知公司会怎么处理他啊。”梁珩叹息道。

    “到底怎么回事?”秦凡好奇地问道。

    梁珩便细细地把事情说与秦凡,最后道:“本来写写也没什么问题,坏就坏在他写的东西不知给什么人传到社会上。”

    “那你们怎么处理他?”

    “未经批准,擅自将工作中知悉的内部信息外泄他人,违反《上海证券交易所保密工作条例》。这处分是跑不了了。”梁珩解释道。

    秦凡仰起头,仔细回想前世与梁珩闲聊的内容,记得是有这事,但记得的是两位大佬的名字,一位是《财经》主编胡舒力。一位是重量级的经济学家时年70高龄的吴敬廉。

    “你那位同事倒没什么事。”秦凡安慰道。

    梁珩惊讶地看了秦凡多时,半响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