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连环计借东风 (第2/3页)
大船挣脱不得,必全军覆没也!”
马良久居荆州,熟识地理,质疑道:“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曹军居于西北之上,若无东南风,我军岂能举火?”亦奇神秘地道:“此事易耳!吾会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吾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可破曹军也!”见诸人半信半疑,亦奇自吹自擂道:“看吾施法,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诸位就知吾的手段矣!”即令人准备,众人只是不信,晒笑而散。
国家有倒海之力,很快军士们就在南屏山筑起个方圆二十四丈的坛来,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现代人,有多少人知道什么角、亢、氏、房、心、尾这些东西的?亦奇吩咐后,军士也不识,无奈中只好请了于吉来帮忙设坛,结果就被于吉一眼识穿了亦奇这个骗子!不过他当然也不敢公然揭穿!
亦奇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亦奇缓步登坛开始跳神,装起神棍来,做足全套,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取宝剑四下挥舞毕。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亦奇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
事实上亦奇只不过是在坛上呆了一会,就大为后悔,何因?是因为索然无味耳!只是在那里干等!真是无聊,亦奇苦笑道:“看来做个骗子也不容易呵!”他下坛少歇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入夜前的那次“少歇”,更是歇了长达两个时辰!用来处理公务,着甘宁准备火船一百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头上插青龙牙旗,船尾各系走舸:等侯备用,着诸将先去休息,三更前来大帐听令。
入夜后,亦奇上坛“作法”,长吁短叹,只觉得辛苦无比!长夜茫茫,如何能过!
为了在子民面前树立起高大形象,我忍,我忍,我再忍,亦奇左右走动,如热锅上的蚂蚁!东挥一剑,西舞一剑,嘴里念念有辞,左右无不佩服主公的道法,哪知亦奇其实是在发癫!念的是:“***,怎么时间过得这么慢啊,下次坚决不做这样的傻事了……!”
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亦奇已是无精打采,正在苦熬,从人也是眼眨眨,头低低,忽听得细碎脚步声传来,亦奇一看,却是严素明和一个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