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二大史诗 (第3/3页)
他的鞋子要走,作为国王的标志,宣称自己只是代行王政,如果14年后罗摩不回来收回国王的位置,自己就要自杀。
魔王罗波那的妹妹对英俊的罗摩倾心,多方引诱,但罗摩忠于自己的妻子,毫不动心。罗什曼感到愤怒,将女魔的鼻子割掉。女魔向兄长哭诉,魔王放出一只金鹿,引诱罗摩和罗什曼追逐,趁机用飞车将悉多劫走。
第四章《猴王国书》
罗摩在寻找悉多的过程中遇到猴王国国王须羯哩婆,须羯哩婆被篡位者巴里夺去王位和妻子,罗摩和神猴哈努曼帮助须羯哩婆杀死巴里,夺回王位。重新成为猴王国国王的须羯哩婆答应帮助罗摩寻找他的妻子悉多。
第五章《哈努曼书》
须羯哩婆派遣哈努曼去寻找悉多的下落,哈努曼向南方一直走到印度洋,他有跨越印度洋的能力,但由于受到诅咒,他忘记了自己的能力,在大家的鼓励下,他恢复了记忆,跨越印度洋,在楞伽岛找到了悉多。
哈努曼发现悉多被囚禁在魔王罗波那的宫殿中,他要求魔王放悉多回去,否则会受到罗摩的惩罚,魔王非常愤怒,要处死哈努曼。但在他弟弟维毗沙那的劝说下,认为不应该处死使节,决定让他的魔鬼部下将哈努曼的尾巴点着。哈努曼带着燃烧的尾巴,飞出牢笼,横穿整个楞伽岛,引起大火,烧毁了城市,自己并没有受伤。然后返回向罗摩报信。
罗摩、罗什曼和哈努曼一起向南方进发,解救悉多,直到印度洋边。
第六章《战争书》
罗摩要求罗波那放回自己的妻子,受到罗波那的拒绝,他决定发起战争,在神兵的帮助下建立了一座通往楞伽岛的桥梁,杀死魔王罗波那,救回悉多,让悉多接受火的验证,证实其保持贞洁。这时已经过去14年,他们一起回到阿逾陀,罗摩接受王位。他统治的时期印地语称为“罗摩莱亚”,这个词在印度文化中一直代表理想的治理和公正的法律。
第七章《结局书》
这章中讲述由于臣民仍然怀疑悉多不贞,罗摩将悉多放逐到森林中,悉多为罗摩生下两个孩子,再次声明自己清白,呼吁大地母亲接纳她,然后被大地吞没。
有许多人认为这一章描绘的罗摩违反了以前的道德准则,可能是后来由其他人添加的,不是蚁垤的原作。
罗摩衍那不仅是印度文化的根源之一,对东南亚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爪哇岛、巴厘岛、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都有关于罗摩或源于罗摩衍那的类似的史诗。一些庙宇中也有罗摩和魔王作战的壁画。中国《西游记》最早版本中的“猴行者”孙悟空就是取材于哈努曼。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 即刻加入,和万千书友交流阅读乐趣! ***
?&&全球三国的印度教二大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