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说明 (第2/3页)
国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千年如一日的死抱住儒家政治简单化的理想,结果是导致王朝内部的矛盾无法调和,最后在内忧外患下经历一次次王朝更替的,矛盾积累到最后,就是暴风雨般的中国大革命。另外也没有好制度确保儒家的真正实施,还有不少时间是以仁对外国,反仁对本国人,没有进取外国之心,不过大家可以看到,随着本书的展开,也可以看到主角是如何进攻外国的,甚至不用主角自己下令,他的子民也要求主角进攻外国了!还有如何克制皇帝的贪欲,也是个大问题!
至于说儒家让中国人没有血性!胡扯!看看中国人为什么以“汉”人为多,为什么以“唐”人为荣!汉武帝进击匈奴,杀的人少吗?,唐朝一些皇帝,更是个杀外国人不眨眼的家伙!
嘿嘿,我可能踩了一些人的尾巴,一些民主人士可能叫嚷着我去死!不过我想我死后,见到的肯定是阎罗王派来的牛头马面,绝对不会是傻旦或者天屎!至于他们死后,则和我相反!
本书中,主角信奉儒家学说,不过也不是纯粹的儒家,而是经过改良的儒家,要徐徐改良,水到渠成式。反正主角不急,因为他有长寿基因!大概是以儒家为灵魂,法家为骨肉,兵家为拳脚,再吸收一些民主的思想吧。另外左佛教,右道教作为人们的精神麻醉剂。总的来说,儒家是最大股东吧!
在初期,皇帝的集权统治是不会被削弱的,当然以后难说。比较欣赏一句话:帝国的边界是军力和军饷的边界,联邦国的边界是支持国家的国民的边界!
要是现在实行什么三权分立,成立什么元老院和国会,那就会出现多种声音,多个权利中心,在对外扩张时,一来难以协调!二来万一遇挫,另外的权利中心肯定会想方设法掌权!从而推翻原来的权利中心!因为是民主,原来的权利中心无权镇压他们!要是镇压了,那根本就不是民主!
一、汉朝对外贸易:
西汉时,由于西域交通的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运到西亚大秦。
唐代以前的海上交通的北路航道是到日本,朝鲜;而南海航线在公元前140-87年间,已经通到了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更远航到黄支国去换取上述国家的特产,然后从斯里兰卡返航。这样,中国的丝绸就传到了这些国家,又经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到缅甸,印度;从那里到了被称为大秦的罗马帝国。但那时,强大的汉朝控制着中亚,保证了路上丝绸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