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九章 兴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九章 兴奋 (第2/3页)

用丈五竹柄长枪和长剑大刀,根本不曾有白杆记录。而明人的各种记录里谈起制枪,也是以稠木裹藤条丝条涮漆为第一,合木次之。将领用枪,以牛筋木为上,剑脊木次之,并没有用白杆为上的记录。

    此前旗军用枪,最短的才三尺枪,简直类若长剑大刀。其次是五尺枪,和人的身高相仿佛,也算不得长枪。

    而以闵元启观塘报战例得出的结论,战阵之上,隔的越远,长枪不管劈抡还是戳刺,俱有极大效果。

    川军在浑河边打的八旗骑兵没有办法,不论步阵而战还是骑兵冲击,川兵的战阵坚若磐石,浙兵以车营火器与之策应,八旗在此役损失相当惨重,几千人的川兵和几千人的浙兵就给所向披靡的八旗兵极大战损,若不是有投降的辽镇炮手拖来火炮轰破川兵阵列,怕是浙兵和川兵能坚守到辽镇兵马主力到来。

    当时的辽镇三万多兵迟迟未至,待川浙兵完了,八旗又轻松将那三万北军扫灭,可谓害人终害已。

    丈五长枪竖立起来犹如一片长矛森林,若军阵严密,配合有序,要比五尺或丈二的长枪威力大的多。

    惟有明军营兵多半训练不精,阵列疏松,长枪过长阵列不整反而用不出效果,甚至很容易被敌所近身。

    只有闵元启有信心,练出一支精悍敢战的长枪军队出来,川兵不过是土司兵,只是训练严格,赏罚分明,加上本乡本土的土司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威,这样一支军队对抗八旗都不落下风,甚至在危急关头不准上前线,因为朝廷要一支强兵镇守山海关,以使君臣和军民百姓放心。

    这些条件,闵元启也是全都拥有,凭什么他不如四川的一个土司家族?

    “刺!”

    高存诚和杨志晋分别在第三和第四百总的百总旗下,队伍的锋线一直相对保持完整,可能某一个将士对自己身处的地方和整个战场的态势并不太清楚,而身为武官,特别是还算是有战场天赋的武官,此时此刻自是能发觉时机已至,两个百总的阵线并未完全拉开,都是有一半多的旗队阵列对敌,身后则是有一半多旗队形成纵深。

    最前方的阵线,则是有三分之二以上是长枪手,剩下的是刀牌手和镗把手。

    短枪手在队伍中已经极少,因为闵元启感觉短枪的作用更适合狭窄地形的城市巷战,估计也是戚帅当年配置短枪的原因所在。

    以现在的大局来看,不论对流寇,官兵,还是满洲八旗,城市巷战的机会并不多,所以长枪和刀牌,镗把都还有用,短枪便可弃而不用。

    两个百总的阵列对面是乱糟糟的土匪,对方的阵线已经如犬牙交错,待两个百总一声令下,百总旗挥动向前之后,各旗队右侧的副百总,左侧的旗队长俱是一齐下令,怒吼声此起彼伏,接着整个战场便是各队官和所有旗军的怒吼之声。

    所有的长枪一起向前刺出,所有人都是用着全部力气戳刺向前,原本两边的峰线已经相交,很多土匪都试探着将手中兵器或刺或抡,或是用些虚招想令旗军阵线混乱。这些土匪与人格杀争斗的经验颇为丰富,但几百上千人的大规模交战却也是第一次经历,此时身边左右俱是伙伴,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