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7章 都很满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47章 都很满意 (第2/3页)

点映,因为对自己自信,尤其是一些看起来没有很大牌的明星和噱头的好电影,更需要点映。

    因为如果点映效果好,观众评价高,排片自然就可观,如果能大范围口碑发酵,就会带来后续的排片提升。

    比如我不是药神当时点映之后口碑爆表,引发了大规模的好评,极大程度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而对于比较差的片子,其实点映就不太友好了,过早暴露片子质量不行,打分低了,谁还会去买票看呢?

    比如名留影史的爱情公寓,非但没有点映,就连剧情介绍都很少,直到公映观众才知道剧情和期待的大相径庭,票房也随之发生了断崖式下跌。

    如果爱情公寓点映了,可能连第一天的高预售都没了。

    不过也有电影在点映的时候放的场次特别多,其实就相当于抢了在映电影的场次。

    比如万万没想到,当年为了避开后面的寻龙诀,在周日当天举行了6万多场点映,获得点映票房1.13亿,而它的总票房才2亿多。

    为此,万万没想到还一直保持着内地影史最快破亿纪录,当时也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点映在好莱坞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在华夏则始于2002年的英雄。

    当时,国师为了让英雄有资格提名来年2月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前在鹏城举行了为期7天的点映。

    英雄过后,何平的天地英雄、风靡华夏的黑客帝国系列、如果爱等都采用了点映的形式,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而将点映这种形式“发扬光大”的还要数陈开歌。

    无极为了满足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申报标准,抢在10月1日之前,在蓉城进行为期7天的点映。

    “入场时不准携带任何金属物品,包括摄录器材、手机、耳环、戒指等”,对外公布的观片规则貌似“开放”,实际上还是怕点映后出现盗版的困扰。

    与此同时,“不得对影片无极做负面报道;不安排记者看片,要看就得自己排队买票;不接受访问,但可以接机、可以拍照”。

    无极剧组提出的“三不”原则,让蓉城媒体达成共识“封杀无极”,结果无极在成都点映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在华夏,点映基本就是刷口碑、冲奥、抢档期这些功能,而在国外有的点映可能更早,甚至可以随着点映确定核心观众,改变营销策略和方向。

    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