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禅让 (第3/3页)
样,吴国这边的文武官员,对着苏宸同样施礼,没有敢怠慢者。
“诸位大人,不必多礼。”苏宸言语客气,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依然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这是形象塑造,他很重视。
“吴王远道而来,舟车辛苦,我们快点入城吧。”
苏宸对着杨灵儿温言一笑。
杨灵儿也很久没有跟苏宸相见了,这次见面自然十分开心,微微点头,脸上挂着笑容和柔情。
“听平南王安排。”
杨灵儿放下车帘,准备坐车入城。
苏宸转身纷纷妥当后,大部队一起入城,沿途主街道站了不好百姓,夹道欢迎,众所周知,吴王陛下来汴京城了,很快,吴国朝廷要颁布新的政策,进入一个全新的王朝。
入城后,杨灵儿直接进了皇宫,坐在了金銮殿上,殿内的侍御史开始排列文武百官的班列,武将占一半,文官占一半。
文官区又牵扯到了北宋官员和吴国官员,分开了区域。
此时吴国的官员韩熙载、徐铉、高越、徐恺、张易、潘佑、朱匡业等人都面带喜色,目光看向北宋的那些降臣时,带着一些傲色。
杨灵儿坐于丹陛之上,素手高擎玉玺,声音清亮而坚定,回荡在朱柱之间:“诸位卿家——今日山河重归一统,功在社稷,功在将士,功在——平南王苏宸!”
她微微侧身,目光落在阶下那道挺拔的身影,露出一抹柔情。
“自吴国草创,南汉荡平,至汴京易帜,天下归心,前后不过数载。”杨灵儿声如击玉道:“其间若无苏宸运筹千里、披坚执锐,焉有今日?纵古之名将,莫过韩信、李靖;纵开国之君,亦不过光武、太宗。然苏宸之功,犹有过之。”
她忽而起身,朗声宣告:“孤与诸臣共议——自今日起,禅让吴王之位予平南王苏宸!择吉登基称帝,承天受命,永镇这万里山河!”
殿中静了一瞬,仿佛连呼吸都停滞,想不到杨灵儿开门见山,如此迅速提出禅让之意,根本就不扭捏。
蓦然,韩熙载带头高呼,百官轰然跪倒,齐声山呼:“吴王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如潮,震得殿顶房梁微微颤动,这才是吴国百官北上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