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冷的冬天(二)(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寒冷的冬天(二)(1) (第2/3页)

由大队派人专门管理,大家伙儿一块分红。虽说不少人有想法,怕管理不好,分红不公,弄个鸡飞蛋打,没个好结果。就这儿,咱支委会专门研究了一下,专程到市里,把全市有名的秦技术员请了来,帮咱搞管理、传技术、教办法。秦技术员撇了家业老小,来帮咱发展经济。大家伙儿要拿他当自家人待呀。

    这时,人群里一阵骚动。相互交头接耳,传出一片“嗡嗡”的议论声。特别是坐在酸枣婆娘周围的几个妇女,更是像喜鹊般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几个人还不时地发出尖细的笑声。

    木琴伸出两手,在空中压了压,总算把“嗡嗡”声压了下去。她又说道,咱支委会想,专家请来了,也得有一帮子人跟着学才行。还得是有文化有头脑的人,才能学得快,也学得懂。经过研究,就把咱村酸杏叔家的人民、振富叔家的洋行、茂青家的公章、四季家的夏至和京儿抽出来,跟秦技术员组成个技术小组。让队长茂林给牵头,边学边干。各生产小队都抽出两个人,一块管理这片杏林子。现如今儿,虽说田地都承包到户了,生产队也有名无实了,可这林子一旦集中起来,还是一个大集体。多几个人管理,既好管,也公道。他们的报酬都到年底分红时,按误工补贴,从红利中抽取。

    接着,木琴又就杏林集中管理的诸多细节,一一讲明。她一口气讲了足足两个钟头。

    应该说,在实施这一管理计划时,木琴是处心积虑地筹划了许多日子的。想得也周全,包括人员、管理、报酬、分红等等环节,均无遗漏。分析得也合情入理,把一个高中生的所有才能展露无遗。

    无疑,木琴的筹划,让大多数人吃了颗“定心丸”。村人所忧虑的分红问题,也有了个明确说法。不管是否合情合理,毕竟公的成分大过了私。但是,是不是真像她所说的,有那么好的前景,有那么多的钱,等着自己往腰包里塞,倒让村人心中没有底儿。在木琴讲话的时候,就有几个人偷偷地小声嘀咕着什么,脸上时时涌起一丝疑惑的神情。

    酸杏躲在人群背后的墙角里,大口大口地吸着辛辣呛人的旱烟。他闷闷地听着,脸色阴郁。除了往烟袋锅里装烟沫,他的身子基本保持一个姿势。像是一具灰突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