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七章 决战邺城之巅(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五十七章 决战邺城之巅(四) (第2/3页)

年由诺贝尔彻底征服使得其勉强可以用于工业。

    而TNT,则是在一年后的1863年的德国科学家发明,由于这种炸药极为稳定,别说摇晃挤压了,就是用子弹打都不一定能爆炸,因此很快军事化并且取代了苦味酸成为了新的炸药之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放异彩。

    达纳炸药则有诺贝尔在1866年发明,其实马强现在在矿场上使用的就是这种炸药,这种炸药说白了,就是把硝化甘油加上惰性粉末硅土让其更加安全,但就和马强不允许这种炸药军事化的原因一样,由于长期积压、受潮都会让硝化甘油渗出导致爆炸,因此军界一点都不喜欢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让自己上天的玩意。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炸药之王就是黑索金了,但其实这东西是1899年德国化学家为医学研发的,但最终却因为威力巨大,成为了炸药,这东西的威力是TNT的1.58倍,爆速达8650米秒。

    看着自己凭借依稀的记忆梳理出来的数据,马强再看着写在最前面的黑火药那可怜的500米秒。

    啧啧啧,十九世纪这一百年,人类为了自相残杀,还真拼啊...

    按照历史经验,黑火药之后就应该是硝化棉,再然后是苦味酸的时代,最后则是TNT的年代,至于黑索金,这东西普及要到二战后了,即使到后世也只有几个大国有工业生产能力。

    要么把硝化棉搞出来?

    硝化棉,说起来真的很简单,顾名思义,就是把精制棉浸入浓硝酸浓硫酸混合液中就可以了,而且也不需要真的要棉花,只要植物纤维就可以了。

    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纤维素是由许多互相连接的葡萄糖分子组成的,而每个葡萄糖分子又都含有一些羟基,当纤维素和浓硝酸混合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硝酸里的硝基会取代羟基里的氢原子,硝基又提高了纤维素的可燃性,至于浓硫酸,那完全是为了吸取里面的水合分子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