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八章 甲子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八章 甲子年 (第2/3页)

刘鑫大为恼火,最后一人背着一把剑留下一封信就离开了。

    “我本想去洛阳,却不料走错了路,到了荆州,在荆州又因水土不服,生了场病,后想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便又去了益州,在牂牁拜入了务本堂,如今我虽然学业有成,却功名未立,故而不敢归家。”刘鑫叹了口气,又举起了自己的横刀笑道“我在冀州行走的时候听说幽州出了个奇人,便混入流民之中,没想到现在却当了屯长。”

    “你如想立功名,备可以写信将你推荐给我师兄公孙瓒下,他如今在辽东为长史,你去他那,岂不更好?”

    “玄德兄为何欺我?如今黄巾将起,营主苦练兵马,必然是希望借此机会建功立业,到时我在战场斩将夺旗,等营主一人得道,吾等也可鸡犬升天,岂缺封赏?辽东远离中原,到时候恐怕连战事都没有吧。

    吾今日只是来打听吾二老情况,今已知晓,告辞了!”说着,刘鑫转头就走,刘备知道劝不住,只能叹了口气,等刘鑫离去,才喃喃的说道“刀枪无眼,为兄只是不想叔父伤心啊...”

    ——洛阳

    一处有些幽深的院子里,几个人坐在一起,昏暗的光线让他们的脸都看不太清。

    “明日便是甲子年了,太平道准备的如何了?”一个华服锦衣的中年男子坐在上首低声问道。

    “三十六方人马都在调动,荆州扬州不断有人前往冀州,为了遮掩他们的动作,可是真不容易啊。”答话的是一个文士,留着短须,眼神灵动,可见此人颇为机警。

    “太平道三十六方,有青壮百万,一旦起事...不会真的...”又一人有些担忧的问向坐在上首之人。

    “哈哈,文祖多虑了,本初必然早已考虑此事。”刚刚那个文士一脸自信的看向那锦衣男子,微弱的光线照在他的脸上,正是汝南袁氏的庶子袁绍袁本初。

    此人乃许攸,字子远,为袁绍密友。

    这里是袁绍的别馆,聚集在这里的不少人中都是榜上有名的党人,例如刚刚说的文祖便是八厨之一的王芬,由于名声在外,自从党锢之祸起后,他已经隐姓埋名在各友人的帮助下躲藏了十多年了,可谓家破人亡。

    要说世界上最恨十常侍和刘宏的人,他一定名列其中。

    “太平道中,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