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局势大变之始 (第2/3页)
晚流入他人之手。人口多,则就有了组建强大军队的基础,只要治理得当,人口多的国肯定比人口少的国家实力强大,军队之数自然也会更大。当然,这里面也有个量级的问题。
在这种时候,刘战异常地清醒:他要尽快将难民安置下来,扎根颍川,使他们成为颍川繁荣富强一股助力,至少将来打仗的时候,他可以做到兵源充足,军资充盈。
王宫正殿内。
刘战眉头紧锁,认真听着荀彧的陈报。
半炷香之后,荀彧抚须一叹:“就是这些了,眼下最大的困难就是,难民太多,官员人手不够。如果难民不断增加,又得不到妥善安置,将会为我颍川带来灾祸。当下,国中兵力也是不足,一旦有变,我等将无力应对,只能求助于朝廷了,而我颍川国从不向朝廷纳贡纳税,只怕到时候……”
荀彧说着说着突然止住,打量着刘战,试图从刘战的眼中看出一些端倪。荀彧一直都很好奇,刘战凭什么能够在大汉十三州之内弄了一个国中之国,他与灵帝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面前的这个外甥为何总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他到底还有多少秘密?
“为今之计,当如何?还请舅父教我。”
对于面前的困境,刘战大致有了主意,但是他还是要听听荀彧的建议。毕竟荀彧之才是得到了曹丞相的认可的。
“办法有三:一是通令各县,立即安抚难民开垦荒地,且前三年免去赋税;二是各县单设一名田官,将无人耕种的农田按人头分配到难民各家,头一年免去赋税;三是即刻发布招贤令,广纳四方人才,充实到各县府衙当中,填补空缺;四是立即招募乡勇,维护各县治安。”
“好!就按舅父说的办。不过,这第四条就不必了。”刘战对荀彧提出的计策很是满意,不禁在心中暗叹:果然,荀彧处理事情不徐不急,条理清晰,措施得当,当真是一宝啊!只不过,因为牛战的原因,现在却要唤他舅父,还真是有让人不习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