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包正的困惑 (第2/3页)
新任知县包大人到任,即日开始升堂审案。四方百姓如有冤情,可速速到县衙伸冤。
不料,告牌放出了整整一个上午,却根本没有一人前来打官司,这十多号人在大堂上直挺挺杵了半天。包正一看已经到了午时,也该吃午饭了,于是就吩咐退堂。
走在通往后堂的路上,包正不由心中纳闷:“莫非此地民风淳朴,百姓之间并无丝毫瓜葛,所以就没有什么纷争,也就无人打官司告状啦!不对呀,这可与传闻不符啊,真要是这样,那前任的几个知县,也就不会不明不白地被人害死啦,看来,其中定有隐情!”
于是,在食不甘味地吃过了午饭之后,包正吩咐包忠带人留守县衙,叫林升重新起草公告,在乡民之中,重新招募人手,然后自己就换上了便服,带领着小黑和一支梅,要去微服私访。阿紫见了,自然不甘落后,于是也只好又带上了她这个尾巴。
四个人出了县衙,径直奔向城南。在昨天和冯主薄地闲谈中,包正已经了解到,在东莞的南门外,有一处虎门海滩,那里建有一个大型的码头,一直连通广州城,往来海外贸易的船只都要经过这里,十分繁华繁忙。
出了南门,四人都不由惊奇起来:越往前走,反倒越比城内繁华,往来的人也越多。四人不免都有些糊涂起来:“我们这是出城啊,还是刚进城啊?”
包正虽然昨天已经听冯主薄说过此事,有了一些思想准备。不过乍一见这种景象,还是吃惊不小。只见众人所走地是一条宽阔的石板路,道路两旁店铺林立,茶楼酒肆,一应俱全,叫买叫卖,吆喝之声不绝于耳;其间,还有一些房屋门口,有一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姑娘在倚门卖笑,一看,就是青楼烟花之地;而来来往往的行人衣着鲜明,后面多跟着仆人小厮,相互之间,不时地打着招呼。
包正留心听了一会,这才知道,这些人多是往来地商贾,是来此经商贸易的。包正的心中不由画上了一个大大地问号:此地就是来往客商的销金窟了,可是东莞的海上贸易如此繁忙,那仅此一项的赋税就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啊,为何县衙的帐目上却分毫没有此种项目呢?
带着这个疑问,包正带领着三人一直向码头走去。远远地望见了一片蔚蓝的大海,水天相接处,烟波浩渺,景象十分开阔。只可惜包正此时满脑子的疑问,无心领略这壮观地美景了。
他的注意力,早被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所吸引。只见虎门码头占地甚广,清一色用石板铺砌,码头边上,停靠着近百艘大大小小的货船,正有几百名水手,或是装船,或是卸货,来来回回地忙碌着。
包正刚要走到近前,一看究竟。却迎面被几个彪形大汉拦住了去路,只见他们个个都只穿着一件短褂,袒胸赤膊,身上都晒成了紫铜色,露出了健壮的肌肉。
为首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