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双盗同携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章 双盗同携手 (第3/3页)

看到一支梅起来,就朝她点点头:“看来,昨天的收获不错嘛!能不能送给我一半,算作对我名誉的补偿吧。毕竟,我在昨夜之前,可是清清白白的。”

    一支梅瞟了他一眼,这可都是秦桧的珍藏,你要不怕烫手,就全留着吧,不过,可千万别挂出去,放在箱底,留着自己慢慢欣赏。“

    包正呵呵一笑:“想不到秦桧这厮品味还是蛮高的,这些可都是稀世之珍啊!”

    一支梅皱着眉头道:“确是如此,大奸之人,必有大才,否则也成不了大奸。秦桧天生一双大脚,读书的时候,就被同窗戏称为‘大脚秀才’。他写得一手好字,后来逐渐爬上高位,网罗了不少古代名家的真迹,于是书法的造诣又更进一步。单以笔法而论,堪称当世第一。只是他的为人被人们所不齿,所以不愿相传罢了。”

    包正听了,却凝神沉思起来,一时间,忠、奸、善、恶,在他的大脑中争斗不休。

    一支梅见他身上忽然散发出浩然正气,忽而又渗出一股逼人的寒气,知道是自己刚才的话引起了他激烈的思想斗争,于是也不敢打扰,只能眼睁睁地盯着他。

    最后,包正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又恢复了平淡,笑着对一支梅说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只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也就无所谓忠奸善恶啦。”

    一支梅知道他解开了心结,也不由为之高兴。包正于是又兴致勃勃地欣赏起手中的字画来。

    这是一副应试画,题目是《野渡无人舟自横》。在北宋徽宗年间,皇帝喜爱书画,所以年年都要举行画工的选拔活动。表现突出的,还可以入仕为官。所以当时画风最盛,但是真正的名家却很罕见,大概都是心存名利之心,难以追求画道的真谛吧。

    当时应试的题目,大多取自古诗,描绘其中的意境。所以出现了一批笔法并不甚高明,但构思巧妙的画作。

    眼前这幅,就是此列。一片芦苇,一江春水,一叶小舟,一个舟子,仰卧在船尾,口中正吹着一只竹笛。笔法甚为淡雅,仅寥寥几笔,但意境颇深:野渡无人,所以舟子才悠闲地吹起了竹笛。据说,此画在当时被评为第一,宋徽宗还欣然名笔,为画题跋。

    包正仔细看了一下,确实是宋徽宗那很有特色的瘦金体。大概,当初他被金人俘虏,签署的降书上,也是这种“瘦直挺拔”字体吧。

    包正和一支梅正在赏画,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激烈的敲门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