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场 (第2/3页)

白银硬是说成了一百万两。

    这些年,皇上的内帑依靠北平火器总局可是聚敛了不少的银子,北平火器总局的分局,都开到南直隶了。

    从内帑拿出来一百万两白银,或许拿不出来,五十万两倒是可以。

    湖广郎中的脸色难看,户部左侍郎的脸色更加难看,捅娄子的那个人可是他亲侄儿。

    太仓库大使反倒是洋洋得意的瞧着孙传庭,很快又收敛了那副洋洋得意,双方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和一个小小把总较什么劲。

    多年以后,自己应该是主管一司的权贵了,而他,能给何府当个门子,估摸着都要偷着乐了。

    还没等太仓库大使得意多久,户部左侍郎只能破例,亲自走出朝班给侄儿擦屁股了:“皇上,江西大旱,这一百万两白银急需拿去赈灾。”

    “陕西山西两省大饥,需要赈济,淮扬两地的州府也是大饥,需要赈济。”

    “微臣恳请皇上赈济大明各省的老百姓,而不是用来修筑一座没什么用处的棱堡。”

    户部左侍郎只是叙述了人人知道的灾情,却用阳谋把崇祯逼到了绝路上,不可谓不高明。

    这是明摆着让崇祯做出抉择,是要当个勤政爱民的仁君,还是当个不顾百姓死活的暴君。

    面对这个情况,但凡脑子正常一点的皇帝,都会做出一个正确的抉择。

    崇祯立即陷入了两难。

    大凌河堡的修筑,袁崇焕已经在奏章里写的很清楚了,这座大凌河堡虽然不大,修筑的目的也是出于巩固宁锦防线,并且在女真腹地插上一把刀。

    却能让崇祯解决很多政堂里的问题,尤其是可以分化东林党和军头,让大明最难缠的两块顽疾,彻底对立,甚至是相互辄压。

    不管是出于军事上的目的,还是政治上的意图。

    大凌河堡的修建,势在必行了。

    崇祯已经准备好要和这满朝的‘君子’来上一场恶斗了,没想到户部左侍郎张嘴就堵住了所有的退路,让崇祯在明君和暴君之间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