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祯六年的总结大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祯六年的总结大会 (第3/3页)

自己带来的书卷上。

    这些商贾嗅觉极其敏感的工厂主们很清楚,这些计划哪里是一行行冰冷的数据,分明是巨大的商机。

    就拿煤炭和钢铁的零突破来说,已经有工厂主觉察到煤炭行作,在未来赚来的银子绝对不比蒸汽磨坊差。

    朱舜在谈到煤炭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工厂主们的情绪变化,这些工厂主里只有一小部分西法党人知道第一波工业化红利,大部分工厂主是不知道的。

    明朝商贾们的嗅觉还真是灵敏,只是凭借几句冰冷的文字,就能以过人的前瞻性,觉察到里面的银子味道。

    总结结束,周员外把玩着玉质鼻烟壶站了起来,拱了拱手说道:“会首,其余的事宜暂且可以缓一缓,这个熟工问题,一定要提上日程了。”

    “因为熟工的缺少,在座各位的蒸汽工厂扩张已经黔驴技穷了。”

    “不瞒会首说,房山县不少乡绅在私底下找过本员外,说是要在本员外蒸汽工厂掺上一股,只要蒸汽工厂能够扩张,调整来的寸头少说也有三四万两白银。”

    朱舜知道明朝商铺有掺股一说,一般都是官僚乡绅把手里的现银放在大宗商铺里,以二厘到三厘半的利息掺股,到了年底分红。

    大宗商铺因为大批量的采买货物,经常出现银根短缺,需要大批量的现银。

    官僚乡绅就把手里的现银拿出来钱生钱,双方各取所需。

    周员外说的这个情况,对于工厂协会来说是个好兆头,说明那些顾及东林党和晋商的乡绅,心里有了新的盘算。

    已经开始动摇东林党和晋商的根基了。

    朱舜最后要说的两件事,也正是和熟工问题有关,敲了敲讲台。

    交头接耳的工厂们逐渐安静了下来。

    朱舜伸出了两根手指。

    “第一,工厂协会在崇祯七年一定要走出顺天府,把北直隶的北方五个州府拿下来。”

    朱舜收起一根手指,突然笑了,胸中涌起了万丈豪情。

    “第二,崇祯七年以钢筋混凝土为原材料,建造一座。”

    “工业之城!”

    灯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