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厂对大明的影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厂对大明的影响 (第3/3页)

价格高昂的原因在于原料的开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畜力。

    蒸汽化生产的黏土,原料的成本降低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几乎可以说上一句无本买卖。

    毕竟,黏土就是泥土,在大明的分布多到了遍地都是。

    黄掌案买走蒸汽工厂的黏土,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完全可以把私窑生产的瓷器,卖到一个低廉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细瓷的市价,基本上都保持在一分银子十只,黄掌案完全卖到一分银子二十只。

    价钱低了十成,还比普通瓷器作坊挣的银子要多上很多。

    倘若这种廉价的瓷器流入市面,只要数量足够多,几乎瞬间就能摧毁北直隶的瓷器作坊。

    这其中的利润甚至都要超过飞梭织布机,还不用得罪东林党,黄掌案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朱舜准备同意这件事,不仅同意,还会全力支持黄掌案。

    不想得罪东林党?

    黄掌案太低估工业魔改的同化能力了,等到黄掌案的私窑扩张到一定地步,就和黏土蒸汽工厂彻底捆绑在一起了。

    只有黏土蒸汽工厂才能提供大量的廉价黏土,没有黏土蒸汽工厂,黄掌案的私窑瓷器,价钱又会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失去了最大的优势。

    命脉就握在朱舜手里了。

    黄掌案接下来的话,让朱舜彻底放心了:“有了廉价的瓷器,不是想卖就能卖出去,瓷器涉及了很多大人物的利益。”

    “以在下的实力,目前还吃不下这么大的一座银山,希望大使帮忙引见兴安伯公子。”

    新宁伯的主要家产是官帽椅八仙桌这些家具,兴安伯的主要产业,便是瓷器生意。

    只不过这两年瓷器作坊的越来越不景气,被东林党和晋商联手打压的几乎要破落了。

    朱舜听到黄掌案要买黏土,首先就想到了兴安伯,通过廉价的黏土,救活兴安伯手里的瓷器作坊。

    矿石蒸汽工厂和新的水泥厂,已经开始建造了,朱舜可以放心回京城了:“黄掌案如果有时间,今天跟我去一趟京城。”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