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业革命的根据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业革命的根据地 (第2/3页)

   国子监作为大明的最高学府,能够进入国子监的人很少。

    一是各地出类拔萃的举人,叫做举监。

    二是三品大员的子孙,叫做荫监。

    还有一种就是豪商巨贾花费重金,捐了一个国子监监生,叫做例监。

    进入国子监并不是真的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积攒人脉,官场上的同窗,仅次于同乡。

    宋士慧成为了国子监监生,对于接下来二十七座学堂的招生,有着极大的帮助。

    这就是在告诉顺天府的老百姓,想要进入国子监还有一个办法,成为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大明最顶级的权贵学府,诱惑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宋应晶去掉了权知两个字,大弟子宋士慧获得了一个监生身份,朱舜明白什么叫做适可而止。

    再让皇上封赏,就有些得寸进尺的意思了。

    朱舜打住了崇祯想要继续赏赐的意思:“叩谢皇上。”

    崇祯反倒是有些不满了,本来还想让他升官进入工部,又让这小子躲过了过去。

    赏赐完朱舜,在一声退朝过后,早朝结束了。

    朱舜没回京师大学堂,去了永定河边上的宋氏面粉厂。

    宋老太爷正在亲自监督苦力们,把土豆面粉运到小码头的平沙船上,通过永定河运往京城。

    瞧见朱舜过来了,热情的招呼一声,两人去了宋氏面粉厂的正堂。

    正堂里很简单。

    几张官帽椅和雕花茶几。

    四壁挂着几张字画,放着几只青花瓷。

    两人坐在正堂主位的左右两张官帽椅上,也没关门,看着外面忙忙碌碌的苦力,心情很好。

    喝了几杯茶,朱舜开口道:“用不了几天,顺天府的乡绅们就会来拜访老太爷了。”

    宋老太爷本身就是一位乡绅,很清楚土豆的推广,触动了多大的利益:“朱先生是否知道什么是乡绅。”

    朱舜做出了洗耳恭听的样子。

    宋老太爷放下手里的茶杯,少见的有些凝重:“乡绅最大的能力,其实就是可以控制乡民。”

    “怎么控制乡民,就是依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