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王岸然的惊叹 (第2/3页)
而在王岸然的引导之下,初步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CPU事业部进展神速,王岸然刚接到雷布斯的电话。
基于500纳米制造工艺的速龙二代,以及基于180纳米制造工艺的毒龙处理器,双双进入流片生产前的定型阶段。
“才三个月,不会太赶了吧!”
“王总,这不好说,所以你要来把关一下。”
王岸然原来计划半年的时间,现在设计进度足足提升了一半。
好事吗?不见得。
Intel奔腾处理器就是前车之鉴。
仓促发布的处理器,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待问题爆发时,对华芯科技这样底蕴不足的公司,肯定是一场灾难。
所以,王岸然并不感到高兴。
要知道速龙二代CPU的架构与速龙一代有着革命性的变革。
一是进一步发掘流水线的潜力,整个流水线深度达到20级,这在CPU设计上提出新的高度。
要知道提高流水线深度,虽然可以显著提升主频,以及执行速度,不过在效率上,如果没有良好的设计的话,往往会大打折扣。
王岸然对此是有深刻体验。
正版的速龙吊打奔四就是实例。
“我需要速龙二代全部的技术资料。”
半小时后,技术负责人谷亮和雷布斯联炔进入王岸然的办公室。
谷亮拿着一张光盘,还有一个打火机模样的东西,这立刻引起王岸然的注意。
“USB存储盘研发成功了?”
“已经有了样品,目前来看,使用没什么问题。”
“多大容量?”
“8M。”
这容量完全是鸡肋啊,在3D堆叠没有出来之前,目前的生产工艺也就只能这样了。
“王总,这是驱动,得先装上驱动,电脑才能识别使用。”
“USB存储驱动可以集成到系统里。”
“速度怎么样?”
“读取最大速度可以达到4m每秒,写入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2m每秒。”
王岸然摇摇头,这速度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