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五章 逆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五章 逆转 (第2/3页)

打猎,二娘子都开始给爱徒制作小机关了。

    “忘了!”颖一把给我揪住,“张馥在书房等您,这一打岔就全过去了。  ”

    哦,是我早先叫来地,没想到出了这么一幕。  自己也忘了。  没办法给张馥解释,催说他去云家一趟。  云丫头有些事要找他商议。

    “小弟刚刚在客堂外站了一会,”张馥不着急,手里来回翻转个玉佩,漫不经心道:“云家逢什么难关,逼到卖池塘的境地?”

    “城里店铺怎么周转不开了,谁知道。  ”端了茶碗顺了口,淡淡道:“你一会过去问问不就清楚了?”

    “怎么以前没看出来?”张馥心不在焉地摇摇头。  “她家几家藕粉、荸荠粉的生意都过得去,家里也一直从云家的店面买东西,就忽然要周转了?”

    “你问我呢?”

    张馥摇摇头,“乱想。  来时候正听见他们姐弟争执,陪了外面还伤感那么一阵,”讪笑道:“看来云家姑娘从头到尾也没拿小弟当回事啊,这么大的动静都能求到王家,却从未对小弟有过只言片语。  ”

    “要强个姑娘。  正好你去她家里坐坐问问,知道的清楚些,”起身拍了拍张馥肩膀,“昨天没给舅母打死?”

    “哈哈…..”张馥起身大笑,“惭愧,下次可真不敢再拖累您了。  今早还被俩堂兄嗤笑,丑丢大了。  ”说罢朝我一拱手,“昨晚哪事后小弟也想通透,无论云家姑娘意愿如何,小弟这边得先偃旗息鼓。  拖累您不耽良心,可拖累了人家好闺女就百死莫赎,小弟这就去云家致歉,往后还能留个相往。  ”

    去吧,这多好,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除了云家没有卖掉池塘外。  该解决地都正在解决。  从王、云两家的过节来看,颖其实没有那么重地念想。  可每次提了云丫头这个人身上就变的毫不想让,都和家族没关系了,个人恩怨,不知道哪来这么些个不满。

    可能是发觉这丫头和自己是同一类人……“老四,你干啥!”我才出去几步,她就开始摆弄我鱼竿,颖跟前看着也不说阻拦,要命了。

    “老四教教妾身用途,整日只见夫君钓,往后等收了云家的塘子,这满处都是咱王家地界,再都没那丫头出没的影子就心静了,也朝咱家鱼塘里钓上个三五天去。  ”颖最爱说咱家如何如何,咱家的庄子,咱家的庄户,甚至咱家的农学,可每每说起咱家地塘子就没了底气,今又耍了大牌,又当了菩萨,还以退为进的揪了云家筹钱的短处,这咱家鱼塘四个字说的中气十足。

    “看你那点出息,问问二女就知道了,南边置办的产业都够你跑船的了,为这烂塘子叨咕多少年?”

    “不,妾身就要塘子。  银钱多的是,南边给兴庆洋置办下来都不稀罕,自家庄子都拿不全才膈应。  虽不知道云家要钱干什么用,可妾身料定那丫头定然会再找上门来,大不了再陪她哭一场,哭完还得买卖。  ”颖悠闲的在炕上撑了鱼竿一晃一晃学了我起杆地动作,“还是夫君好眼力,这杆子用的就是服手,老四答应照原样送妾身一根呢。  ”

    “那换个样子的好,为夫与娘子换着用,”高兴的在老四脸上搓两下,“要不一并送九斤一根,打算让他学钓鱼,你自己给自己也预备一根,咱一家子出去钓鱼多排场?二女,二女!你要不要?”

    二女狂点头,老四脸都绿了,掰了指头计算后认定她是家里最穷的人,曾经的大笔私房钱被她姐拿去充了公,要了几次也没要回来,现在只能节衣缩食地过日子,手上有没有鱼塘可以卖,很凄苦。

    “你不凄苦,云家那才一家子苦主,”颖笑着给妹妹鼻子上捏一把,伸手给鱼竿拆卸了,掏了干净巾子学着我的模样擦拭起来,一边享受清洁渔具的乐趣,一边若有所思道:“也别说我是铁石心肠,若搁了钱两年的话,看见今客堂里那一幕说不定就呢撒把手,真筹钱给她渡难关了。  可如今不比往年。  不是咱王家为富不仁,是云家这事来的蹊跷;她什么个家底我心里有数,城里几个铺面?笑话!什么铺面这么值钱?当真是南晋昌地规模?你要钱借钱都好说,王家不缺那几亩地的开销,朝庄户上贴的都不止那个数。  可满嘴不带实话的,指望从谁家那得怜悯?不是看不起她姓云的,也不是说丫头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  关键她人活地不实在,这些年没有夫君一味地袒护。  早就没这个姓了,还以为她真成了人物。  ”

    “关我屁事!”一把给鱼竿夺过来,擦都不会擦,有朝接头上桐油地方猛转地?小心给我油面打烂了。

    “妾身是什么性子,您最清楚。  ”颖笑着把手巾递给我,“不怕在外面逞能,就怕您心里结怨。  妾身真在云家弄出个一二三来。  夫君嘴上可能不说,可心里定对妾身多出点看法,是不?夫君是干大事地人,一胳膊轮过去百十个云家都灰飞烟灭了,可真要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地话,您第一个不答应。  ”

    这话听的人长叹口气,感慨万千。  不论颖是讽刺也好,衷心话也罢。  可真是道理。  我的同情心也只局限于眼皮底下了,王家现在随便一个手笔撒出去说不定就多少个小家子颠沛流离。  在陇右的进项完全是靠喝人血维持,喝血都是轻的,真是吃骨头都不留渣;二女持掌的南晋昌多年来一直飞速壮大,每进一步就有多少小商家遭受冲击,敢说没有家破人亡的;就现如今心慈面善地朝南边投入都不算善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