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论清廉 (第2/3页)
李治陛下得到准批,将暂时姓李的孩子过继给兰陵长公主,于是这李姓就落定在我娃头上了。(此类事件历史上多有记载,均有案例可循。族谱专家的把戏。唐初的许敬宗、李义府、李敬玄可谓个中高手,偷换概念很有一套)
明显钻政策空子!算了,只要兰陵这边高兴……我先看看甘蔗吧。
“郎君心里有想法?”兰陵见我表情不自然,轻声问道:“才这一阵就不待见妾身了?”
“没,就是有点不适应。”揉了揉太阳穴,叹口气,“毕竟是亲生的,叫你拿来作法,上达天庭下通三司,谁家当爹的愿意?”
“过去就好了,我也不想这样。”兰陵脸贴了我胸膛上歉疚道:“总得给孩子个说法。不论咱这当爹当娘地多下作,孩子往后得有个好身份。不能受罪。”
“也是,”想想也只有这么个结果最好,无论什么年代里寡妇忽然有了孩子都不是周围能接受的,何况还是长公主,全国妇女中的典范。理解兰陵的处境,往后多疼爱些,断然不会让母子俩受罪。这算是兰陵赢了一个大战役,往后我有得受。挤个笑脸出来。“你这当妈地可以抱孩子满京城显摆了,下次老天下雷劈你的时候记得给娃先扔远。”
“你这是替那本家鸣不平呢?”兰陵见我恢复常日里的口气,表情也松弛下来,笑了朝我腰上抓了把,“是吧?”
“本家……哦,”摇头笑了,朝后靠了个舒服的姿势问道:“你不是早安排好了嘛,何苦又跑了那边拿个可怜人作法?莫不是真地给人夫妻俩逼死了?”
“就是!”兰陵没回避。回答地还理直气壮。扭头朝我看了眼,眼神里寒光森森,“不怪我下手狠。这么些年里,真说我身上一条人命都不担是谎话,您心里也清楚。从头止今……你那二夫人对我可是没点好感。都是迫不得已啊,我心里有时候也想,这么些人命里真没几个真正该死的人。可唯独这次我倒是一点歉疚都没有,别说我。合了你也不会手软。”
不知道这王岑干了什么天怒人怨地事受这么大罪过。兰陵地脾气我知道,在我跟前贤妻良母算是本性吧,可毕竟有过平息叛乱的经历,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也绝不会因为弄死个把人心存姑息,讲究的是嘴软刀硬,很少把话说的这么不留余地。
“别这么个眼神看我,”兰陵伸手朝我眼睛上一蒙。“我给你讲讲这王司马的事迹,真可谓是不死不足矣平恨。”
“等下,先问问是谁恨。”笑了晃晃手指,“你恨还是当地人恨?”
“当然是我恨,”兰陵忽然笑了,低了脑袋朝我胸口顶了几下,“当地百姓被这狗官欺蒙,清官啊。哼哼。可恶!”
“清?”
“清廉,”兰陵点点头。咬牙道:“清廉的自家都难以为继,俸禄拿出来周济旁人,只说这廉洁一项上刘仁轨也不如他。”
有意思了,这种官员不常见,珍稀物种,兰陵身为李家妇女代表不说好好维护周全,还给人逼死,幸亏这一来一去戏作的周全,要不真能被后世百姓编到戏文里遗臭千年。好好听听。
就像传说中,王岑一身好学问,树得好官风,所任之职均获好口碑,一生刚正,廉洁俸公,实属官员之楷模,对于这些兰陵不否认。爱民如子不错,廉洁俸公更需要表彰,这些荣誉死后地王岑都得到了,朝廷也乐意给他,的确都是值得赞颂的地方。
但从兰陵的角度上看,好学问不等于好能力,廉洁俸公说白了不过是官员的本分而已,一个本分却没能力地官员再怎么刚正也没办法救民于水火,何况还是个不知变通不懂人情自命不凡的沽名钓誉之辈。
所谓清官的通病,为了这名声名誉,变的一无人情二无亲情,再加上自身能力不足死板苛刻,更甚于贪官给当地带来地灾难。为什么要拿自己的俸禄周济旁人?因为有人吃不饱,他借机拿那点可怜的俸禄给自己扬名;为什么看了这情景不去挽救也罢,依凭依据的朝上面反应真实情况让朝廷及时修补弊病就好,为什么还粉饰太平?能力不足又怕别人诟病,毁了声名。照兰陵说,官员们各有各的毛病,也不能因为这些就逼人家上绝路,可因为一件被当地看成王岑道德高尚之典范的事让兰陵生了杀机。
王岑夫人娘家为当地富户,可自家家里清贫,大丫头才六岁,儿子正嗷嗷待哺……
顺嘴问道:“这么说人家真有孩子?还有个六岁的女儿?”
“听我说,少插嘴。”兰陵扭身取了个点心塞我嘴里,继续讲述。
无论是颖还是兰陵,俩女人生产前后我都尽心尽力在跟前照料,本认为这是世间最天经地义的事,可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