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合作研发 (第2/3页)
管的制备与表征一文》,居然登上了《Nature》。
这下子,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要知道新凯材料的总工程师、江城工业大学教授田元德也不过在《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过一篇letter呢,在众人眼中,已经算是碳纤维领域的牛人了。
然而那位传说中的数学天才,上来就是一篇《Nature》,而且直接是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
两者之间压根就没有可比性。
因此,虽然依旧有人对庞学林能不能真的量产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依旧保留意见。
但公司里说怪话的人,基本上没了。
“爸,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长青教授,同时也是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量产项目总负责人。”
“李教授,您好您好,欢迎来我们新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访问!”
庞永年热情地和李长青握手道。
李长青他当然认识,作为中国碳纤维材料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李长青头上同时还挂着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碳纤维材料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庞永年的新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在碳纤维材料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行业内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李长青这样的顶级学者。
以前庞永年压根没想过公司竟然有一天能和一名“长江学者”级别的大牛合作搞研发。
但如今有了自己儿子,一切仿佛都变了样。
接着,庞学林又向庞永年介绍了一下剩下的几名教授,这些人同样在行业内有着不小的地位。
相比之下,新凯的总工程师田元德,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田元德一开始还有些尴尬,不过他很快就摆正了心态。
眼前这些人,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地位,都在自己之上。
如果自己能代表公司和李长青的团队合作,搞出单壁碳纳米管的量产方案,那对自己未来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产业界发展,都有着不小的好处。
一时间,田元德同样变得热情起来。
在庞永年的带领下,一行人先后参观了新凯材料的厂区和实验室,中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