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项目分工 (第2/3页)
这里和大家见面!”
会议室内,庞学林笑着说道:“自我介绍就不用了,在座的各位我都认识,当然,我相信你们也认识我!”
众人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是我们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今天,我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想统一一下大家的意见,确定接下来我们中心的研究方向。”
“首先,我们接下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和新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量产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
庞学林的话音落下,实验室不由得喧闹起来,不少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也有人用狐疑地目光看着庞学林。
别看在实验室制备碳纳米管容易,但想要真正将这玩意儿大规模量产,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由于单壁碳纳米管超高的导电性与重量比、耐高温、高强度和长径比(>2500),使其成为一种可以提高基础材料性能的先进添加剂,可以作为锂电池的导电剂、导电橡胶、塑料的助剂、色母粒等等。
因此,在市场上,这种材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目前,全世界大规模量产单壁碳纳米管公司只有俄罗斯的OCSiAL,这是一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十亿美金。
OCSiAl是欧洲唯一一家被允许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营销单壁碳纳米管的公司。
2016年9月,其核心产品TUBALLTM单壁碳纳米管成为第一个通过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的该类产品。
不久前,OCSiAL还在卢森堡花投产了200吨的单壁碳纳米管生产线,单吨价格在四五千万的样子。
而在中国国内,能做单壁碳纳米管的企业非常少,其中做的最好的是中科院蓉城有机所,年产量也就在百公斤级别,单价40~60左右一克。
庞学林虽然做出了全世界纯度最高,性能最好的单壁碳纳米管,但这仅仅是实验室产品。
实验室产品和量产产品,那可是两个完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