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章 琐碎介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章 琐碎介绍 (第2/3页)

挺好记忆的,不禁觉得她这个爷爷是个人才呢。

    姜家老子年幼时候被送到城里做木匠学徒,解放后回到了村子,在村里承接一些木匠活计,是附近村里有名的手艺人,只是这门好手艺却没有传给家里人。

    不是姜老爷子不愿意传,是家里的儿子里有天分的姜爹不愿意学,仅仅学了自己感兴趣的编制,和简单的制作,再就不愿意学了。

    其他几个二子是实在没天分,所以姜老爷子只好收了两个徒弟,如今这形势,不容许私下买卖做生意,所以干脆就停了木匠生意,偶尔接一些小件做一做。

    姜老爷子因着在城里做过学徒长过见识的缘故,思想比起村里的老一辈算是比较开明的,首先表现在,他特别支持家里的孩子读书,所以家里六个孩子,不论男女都读过书,最起码都是小学毕业。

    第二就是,姜家老爷子不会像别的大家长一样,把孩子们都圈在自己身边,他正好相反。

    他觉得结婚之后,他作为家长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孩子们也该自己撑起自己的家了,所以在老大结婚半年后,他就把长子给分出去了,当时还震惊了整个西岭河村。

    很多人都好奇的为这是咋了,难道是大儿子犯什么错了?

    结果姜老爷子傲娇的说,难不成还让我这个老子养他一辈子不成,惯得他!

    紧接着姜爹结婚,三个月就被姜老爷子分出去单过了,这下村里人才都相信了,这姜老头并不是不喜爱大儿子,而是一视同仁。

    三儿子姜三城十八岁就去参军了,找的媳妇也在三年前一起跟着去部队了,如今已经三年没有回来了,按照原著上的内容,这个三叔也很快会专业拖家带口的回来了。

    姜家混的最好的则是姜家老四,姜四魁。

    姜四魁个子不高,相貌也一般,脑子却十分够用,年轻时候不爱下地干活,却会按时按点的去上学,除此之外就是整日的在乡里县里的胡混。

    就在村里人都嘲笑,姜老爷子能了一辈子,最小的儿子成了个二流子,却不想初中刚毕业的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