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6章 舜化贞的抉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66章 舜化贞的抉择 (第3/3页)



    李磎外放,其实早就注定了。

    从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调任荆南布政使,的确算是被贬,但也不是贬的太离谱。

    想当初作为李晔嫡系的李振和李英旭还不是在地方任职多年,李英旭现在都还没调回长安,而李振则是在原山南东道和齐鲁道两地任职才被调回。

    而李嗣周、李泌和肖荣则是成了内阁常青树,虽然在内阁的地位一直不是第一,但却很稳。

    从如今内阁的这些人也能看出,都是李晔的亲信,显然是李晔刻意为之,并想干点事情出来的。

    这些都是正常的调动,不过在这一系列圣旨中,还藏着一封比较吸引人眼球的调令,那就是钱镠调任湖北道布政使。

    这封调令让朝野内外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镇海军,就看钱镠是否愿意接受了。

    而在这封调令抵达杭州的同时,江南道、江西道和镇东军都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内容自然是调兵遣将,陈兵与镇海军邻近的城池。

    摆明了先礼后兵。

    目前大唐境内还有四大藩镇保持着较强的独立性,分别是原卢龙、淮南、镇海和福建。

    但是卢龙改为安东都护府,原卢龙各部一分为四,刘仁恭并没有独掌整个安东都护府,对于朝廷的威胁也不是太大。

    福建的王潮比较识趣,不仅配合朝廷在泉州和福州设立市舶司,还把自己长子王延兴送到长安读书,实际就是人质。除此之外,还接受了朝廷向福建派遣节度副使以及州一级官员。

    这样一来,朝廷自然不会拿福建开刀,于是四个藩镇就剩下淮南和镇海军。

    淮南实力较强,出于挑软柿子捏的习惯,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就成了最好的开刀对象。

    不过朝廷也没有亏待钱镠,把湖北道布政使一职留给了他。

    只是若去了湖北道,意味着钱镠割据一方的情况就不能出现了。

    若是其接受朝廷的调令,或许还能善终;若是顽抗,只剩下四州之地的他,恐怕难以抵挡朝廷三道大军的进攻。

    选择权,就放在钱镠的手上,至于怎么选就看他做出什么决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