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2章 谋归义(二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72章 谋归义(二更) (第2/3页)

下,臣以为不可。陛下不久前才下旨让归义伯担任归义军节度使,现在就让安西大都护府西扩,岂不是朝令夕改?这对于陛下,对于整个朝廷,都不是一件好事。”最先反对的不是裴荣等几人,反倒是作为礼部尚书的孙烨。

    此时在场的大臣,不止内阁七位大臣,还有礼部、刑部两位尚书,锦衣卫指挥使李简。

    而孙烨的反对,有着一定的私人情绪,那就是他不想看到刘麒的权力扩大。

    安西大都护府西扩,势必把归义军辖地纳入,到时候管辖整个陇右的安西大都护府实力将会增强。

    “陛下,安西大都护府现在便西扩的确有些不合适。安西大都护府辖地重新纳入大唐仅两年而已,辖境羁縻州较多,我汉家儿郎人数较少,短时间应该巩固现有的辖地才是。”李磎也站出来说道。

    李磎是吏部尚书,而且是大学士之一,说话的分量不小。他又出使过河西,对于河西的了解比在场其他人都要多,他这话一说,就连李晔也不得不思考自己是不是太着急了。

    “陛下,这次归义的乱局是朝廷收复河西最好的机会,错过了这次的机会,后面朝廷想要把玉门关变成边关花费的时间会更长。”李嗣周着急道。

    他没想到李磎也会反对,照理说出使过河西的对方应该支持自己才是。

    不过他忘了,李磎是文人出身,倾向保守,自然是求稳,而不是冒险。

    “圣上,臣以为覃王殿下说的有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正值归义军内乱,朝廷才能借此机会军队派驻归义四州。若是错过此机会,朝廷会想要等这么好的机会可能会很久。

    而且张承奉此人也是野心勃勃之辈,虽然之前慑于陛下的威严不敢反对,但长久下来,势必会心生不满。

    陛下,张承奉等归义将领,名为汉家儿郎,但被吐蕃统治多年,当初归义军成立之初,河西的汉家儿郎竟然大多不会说大唐的话,不会大唐的文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陛下不可不防啊!”

    裴荣没有把归义军当作大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