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卌二章 (第2/3页)
他不满地躲开,想站起来,母亲却一把揪住他:“你还要去哪里?今天的医书抄完了,还要请凌太医、徐太医教你呢。”
他顿时泄气:“娘还真想把我培养成医术名家?”
母亲轻叹了一口气:“诚儿,人学得一样手艺在身,总是好的,日后你便会明白的……”
丁洛泉睁开双眼,天上不知何时飘来几朵浮云,难怪别人爱用白云苍狗来形容世事的变幻无常。母亲说得没错,小孩子的话是作不得数的,他不但和弟弟见面了,最后,还忍不住手痒教了他易容术,可惜,时间不够,没能好好教。
而他后来也明白了母亲要他学医的苦心。
他在心里默念:“小崔,原来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无法割断的人与事。勉强割断,只会让自己难过,让他人伤心。就比如艾达古大哥,你那样骗他,可知道他有多担心失望么?”
可惜,艾达古终是不太相信他,不肯说出她的身世来历,也难怪,自己确实一件信物都没有。
艾达古必定有自己的线索,曾出去寻过,但也失望而归。
他真不想承认,他已经越来越害怕发现最后的结果……
千里之外的长安城比去年更早迎来了春天,然而街谈巷议青睐的却是去年的春天。科举三年一期,新科进士带来的华光溢彩、风流倜傥,今年可是再见不到了。
大明宫内一片沉寂,仿佛春风还没有吹到这里。
玉澜堂,内侍长长的一声报:“太后驾到——”
原本端坐等待的渤海郡公郑肃连忙整理衣裳,东向而拜。不久,一名女侍扶着太后缓步走了进来。
太后声音略带沙哑:“郑卿快快请起。”
郑肃起身,瞥见太后神色憔悴,疲意甚重,不禁一惊,连忙问:“太后,陛下……可醒来了么?”
太后眼圈有些红:“已醒了,热度也退了。只是总这样好几天,病几天,实在……”
郑肃心有同感,此时却也只能道些安慰勉励的话。
过了一阵,太后稍微恢复常态,说:“郑卿,哀家也不多讲废话,请你来,是想问问,你以前说那崔学士击鞠的手法策略让你觉得熟悉,那是为什么?”
郑肃有点吃惊,太后说:“你是元老之臣,崇谊很信赖你,哀家也不怕直说了。这崔学士其实是位女子,你或者早已看出来了?”
郑肃跪伏在地,答道:“太后,此事……请恕老臣迟禀之罪。”
太后连忙催促道:“无事,快请坐下说吧。”
郑肃依言起身坐下,说:“数年之前,老臣领凉州、沙州都督府军与突厥作战,偶尔也命军中将士以击鞠为戏。沙州都督府总是胜多负少,皆因他们有一位出色的都尉。”
“你就是觉得崔学士和这位都尉的手法相像?”
“是的。而且,这位都尉姓崔,是一名女子。”
太后惊愕万分:“哀家竟不知道我朝出了一个花木兰!”
郑肃连忙解释:“太后,虽说军中不该有女子,但崔都尉确是将帅之才,很得当时沙洲都督府元帅的器重。老臣以为国家用人之际,无需顾虑太多左束右缚。”
太后微笑了一下道:“哀家只是钦佩女子也能在军中有此作为。你说她也姓崔,难道和崔学士有什么关系吗?”
郑肃小心地回答:“重阳之后,老臣派人去沙洲查访崔都尉的近况,原来她已经离世快两年了,膝下留有一女,也不知去向。”
答案已呼之欲出了,太后颤声问:“她的女儿,年纪也和崔学士一样?”
郑肃默然颔首。
太后说:“哀家往日只知道崔学士经常寄钱到天仓县乌泽里,也派了人去找,却没找到。大概还该去崔都尉以前驻扎之地看一看。”
郑肃没想到原来太后早有行动了,一时愣住。
太后也不再忌讳什么,哑着声说:“哀家本想早点找到她,好让……崇谊宽心,可是,郑卿觉得她还有生还的机会吗?”
郑肃低着头不敢回答。
太后终于垂下泪来:“我本不该逼迫崇谊的。他这样子……我真担心他这病,会像先帝那样。”
庄宗自丁昭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