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无关紧要的话-注释 (第2/3页)
安花”,真是有够浪漫惬意啊~~~~
3)《唐朝文化史》里看到当时有书坊出版《登科记》、《文场盛事》等,所以我就写了个有点狗仔队的广文书局哈
4)《古文小品咀华》里看到东汉光武帝写给他的少年好友严子陵的《与子陵书》,
“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 ――恭敬得妙啊
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譬之疮痏,须杖而行。
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 ――埋怨得妙啊
箕山颖水之风,非朕之所敢望。” ――把子陵先生描绘得这么丰姿绝世啊
俺觉得它的恢弘气概,非皇帝不能作此语;但又带着些“抚媚“(就象唐太宗也称赞魏征“抚媚”,别想歪了,哈哈)
扯远了,打住打住。
5)刚开始可能受清宫戏影响,我用了“皇上”,后来发现唐朝的笔记都称呼“陛下”的多,日后时间充裕时再统一改了
6)“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好像出自《孟子》?
7)唐朝起草诏书按例该是中书省的六位中书舍人,但每个皇帝有自己喜欢或信任的臣子嘛,有些就会赋予其他某位大臣“知制诰”的权力,有些则喜欢让翰林学士起草
在大明宫的地图上,所有职能部门、国史馆、御史台等都位于延英殿的南方(外朝),而翰林院、学士院却位于北方,好像处于禁中、内庭一样,离皇帝更接近了。俺忍不住想,难怪翰林学士有“天子私人”的外号呢,^_^
9)有些章节我已把注释写在右方了,有些可能忘记没写……
4.想到其他的再写~~~~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
亲爱的老牛嫩草:
如一些网上名作者所说,有时候她们写本20万字的小说,起因可能仅仅是因为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