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合肥见闻(一) (第2/3页)
低声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源之景,想来也不过如此啊。”
袁世凯心里一颤,回头看时,原来说话的人是王士珍,而他刚才所说的,正是【桃花源记】的句子,心里一动,回过头去,道:“聘卿以为华东**的民风如何呢?”
王士珍在马背上微一欠身,道:“慰帅,中原之地历来贫脊,而华东**得河南之地,不过2、3年的时间,竟然能够将这里治理得百姓丰足、安居乐业,可见其治理能力,仍是相当高明的。文景、贞观之治,大约也不过如此吧。”
袁世凯也点了点头,道:“我和海处华人打交道己有6、7年,虽然也听说过他们不仅善于练军,也善于治理,这几天的所见,果然不假。”
王士珍叹道:“如今海外华人其势己成,而且民心归附,大清恐怕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袁世凯看了王士珍一眼,道:“大势如此,非是人力所能挽回的,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己,倘若当真是天命如此,聘卿也不必耿耿于怀,顺其自然也就是了。”
王士珍又叹了一口气,道:“慰帅所言极是,士珍虽微有学识,但也无力改天换命,只可惜三百年的江山,终究是到头了。”
虽然袁世凯对王士珍相当信任并倚重,由其是在北洋新军初创时,军务大事几乎都要和王士珍协商,而对王士珍的建议几乎是言听计从,但这次袁世凯到两江上任,就算不是背叛清廷,但实际是是放弃清廷,因此知道袁世凯打算的人极少,只有像徐世昌这样,和袁世凯从小相交,绝对信任的人才知道底细,北洋新军虽是袁世凯一手创建,但袁世凯也不敢将实底告诉他们。
当然,北洋新军其他将领都是标准的军人,只管听袁世凯的将令行事就行了,但王士珍被称为北洋之龙,又称龙目,虽然也是军旅出身,但见解、学识却并不仅限于军事,对时政也有相当的了解,对清廷的局势忧心匆匆,但又无能为力。
一行人马在河北、河南境内行走了11天,由陈州府进入安徽省境内的颖州府。在这里有安徽这边的军队、工作人员接待,并和河南的人员进行了交接。
而进入安徽之后,沿途所见的景像和河南省那种安居乐业的太平景像大不相同,因为现在华东**才刚刚占领安徽省,而且安徽大部地区又遭逢水灾,因此自然不会有河南省那样向景像,但和清廷治下农村那种的萧条、麻木、贫脊的状况也不同。由于现在大水遂渐退去,华东**设立的灾民安置营也在组织收容的灾民返乡,并组织他们重建家园、一方面重新组建村落、建造房屋,划分、开垦田地等;另一方面也修建道路、沟渠水利、堤坝等公共设施,到处所见,都十分繁忙。
不过做工的农民到是都十分积极,干劲也很足,即使是做修路、修水渠、修河堤这种与农民自身无关的事情,也同样是积极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