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章节已被锁定 (第2/3页)
然安显桂、鲁宏提出的问题确实有相当大的合理性,但李松晨、曾东毕竟对这个时代的农业情况有较深刻的研究,因此两人思考了一阵,又简单交流了两句,就现了安显桂、鲁宏提出的问题中的漏洞,干是曾东先言道:“其实类似于集约化农场式经营在中国古代一直都存在,虽然中国古代的大部份地主都是靠出租土地收入,但也有一部份经营型地主就是自己雇工,管理耕种,尽这不是主流,但也并不个案;而且我们在天津、青岛也开办了两个农场,也就是釆用的集约化农场式经营。”
“不过尽管集约化农场式经营代表着农业展的方向,但要想真正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还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化肥普及化的基础上,而在目前的生产力、农业技术水平条件下施行集约化农场式经营,虽然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提高有限,而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増加不大,另外集约化农场式经营需要前期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要经营者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些都不是这个时代的农民能够干得成的,反到是只有地主才能做,这就和我们的初衷相违了,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并不宜推广集约化农场式经营,而是仍然应以家庭小农经济为主,但可以由政府牵头,开办少量的农场,一来是积累经验,二来是起一个示范效应;另外对少数经营型的开明地主,也可以开放一面,等主客观条件成熟以后,以村为单位,逐步推进集约化农场式经营。”
安显桂、鲁宏听了以后,沉默了好一会儿,鲁宏才道:“那么工业化的用工缺口又怎么解决呢?最多一个月,德国的机械设备就会到达青岛,那时青岛至少有1万人以上的用工缺口,而到了明年,随着各个工厂的完全投产,甚致是扩大规模,以及新的工厂开办,用工缺口会扩大引3-5万人,这个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才行。”
李松晨笑道:“这和农村分地并不矛盾,根据我们的了解,这个时代的农民对做工是并不排斥的,在每年秋收以后,新年以前,都会有大量农民进城去打零工,贴补家用,而且有些商人也会在这个时候到农村去招短工,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来吸引农民务工,比如允许务工的农民在一定年限內保留农村户籍和土地,在这个时代,做工人的收入要比种田高得多,而且农民都是希望进城安家,成为城里人这个心态,和旧时空里是一样的,当他们当了几年工人,由其是开阔了眼界以后,估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农村户籍和土地,彻底转变成产业工人,就算是有人回农村了,但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经历,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成为产业工人。”
秦铮听了,笑道:“这不就是展农民工吗?”
李松晨道:“差不多吧,毕竟工业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展的过程,因此将农民转化成产业工人,也是一个逐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