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三四章 进京(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三四章 进京(一) (第3/3页)

人员中的骨干人员,同时她还担任教导本土人员,培养医务人员的工作,这一次进京的本土医务人员中,有2o余名都是她带的学生,这次也是让她们积累临床经验,争取早日能够独立工作。

    媒体人员是这次进京人员中最少的一个团体,只有6个人,但这个团体的份量丝毫也不低,因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穿越者行的【新中华报】的行量己经达25oo份,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这个行量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只有少数几家大报纸才有这样的行量,而绝大多数报纸只有几百份的行量。

    【新中华报】的行量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25oo份,主要的原因是在上海行了。原来上海谈判最然破裂了,但穿越集团仍然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在上海有了一个立足点。而【新中华报】的总编辑蒋桓武这个时候却产生了一个想法,利用上海的立足点,把【新中华报】行到上海去。于是立刻向执委会提出了申请。

    而蒋桓武的建议也正合执委会的计划,因为在上海谈判期间,穿越者成功的在上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现在上海谈判破裂了,但穿越者仍然需要继续扩大在上海的影响,而报纸无疑是最好的工俱之一。

    于是执委会立刻批准了蒋桓武的建议。正好这时人民军动北京攻略,第一战占领了通州火车站,这无疑是一个重磅新闻,而借着这个新闻的影响,第一份在上海正式行的【新中华报】3oo份,在不到两个小时內就被抢购一空了。

    这除了人民军占领通州火车站的新闻效应之外,还有海外华人在上海造成的轰动效应的余波未散,而更重要的是这是海外华人创办的报纸,上海各届人士都希望通过这份报纸,多了解一些海外华人的情况。另外也是【新中华报】的内容形式和这个时代的报纸颇为不同,但可读性、新闻实效性更强,而上海又是这个时代中国最开放时尚的地区,这几方面因素的综合下,【新中华报】在上海卖得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见【新中华报】的销售如此火旺,蒋桓武也十分高兴,因为【新中华报】的销售越旺盛,自己在穿越集团中的地位就越稳,言权也越大,于是蒋桓武立刻决定,将上海行的第二份【新中华报】增加到6oo份,但结果还是在短时间內售买一空。

    而随着人民军向北京城动进攻,这显然又是一个比攻占通州火车站更俱有新闻效应的大卖点,当然蒋桓武对这一战的结果信心十足,认为人民军一定能够攻占北京的,而自己应该充份利用这个机会,将【新中华报】的行量再推上一个新台阶。因为【新中华报】和人民军可以算是自己人,自然就好办事,因此无论是战场采访,密闻战报,人物专访等,【新中华报】拥有其他报纸不俱备的天然优势。

    于是蒋桓武也决定将在上海行的【新中华报】增加到15oo份,而在天津的行量只有1ooo份,在青岛的行量只有5oo份。就这样【新中华报】在上海的行量以火箭般的度攀升到了第一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